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盟市行 > 呼和浩特 正文   
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家门口“捞金”
内蒙古新闻网  16-09-11 22:4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十个全覆盖”融媒体报道呼和浩特行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

  9月9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大水圪洞福兴元村来了很多外地人。

  “今年土豆肯定行,我雇了60来人起土豆。”村民郭红俊一边忙着检修收割机,一边给记者介绍他创办的浩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们合作社主要负责帮农民做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组织销售等工作。今年社里种了800多亩土豆,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收土豆呢。”

  村民李军就是浩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他说:“有了技术指导,今年土豆产量增加了60%,一亩收入能有4000块钱。‘十个全覆盖’帮我们修好了村里的路,卖土豆也省劲儿了!”

  武川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民约70%的收入来源于土豆。高海拔、日照时间长、沙质土壤环境,造就了武川土豆的高品质。因其品质优良,曾成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特供土豆。如今,“武川土豆”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进一步提质增量,走向更大市场,是当务之急。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在这些方面做足了功课。

  9月9日上午,在武川县哈乐镇永和泉村东面的农田里,一边是移动式喷灌机在认真地“履职”,一边是现代化马铃薯收割机“蓄势待发”。武川县农牧业局总设计师聂向荣告诉记者,这些现代化“武器”都是“十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帮扶单位给配备的。如此一来,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节约大量劳动力,增加产品竞争力。

  9月10日上午,在赛罕区金河镇甲拉营村,占地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牧场建设正酣,22栋标准化牛舍主体已经建设完毕,眼下正忙着收购牧草。村委会主任张四正介绍,“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期间,村里跟蒙高力牧场达成了共建协议:村里流转929亩土地供企业使用,村民的奶牛集中到牧场统一饲养;企业负责收购村民的玉米作为奶牛饲料,且为每户村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

  “养了20来年牛,现在不养了,被蒙高力牧场聘用当了兽医,一个月工资4000多。家里的30亩地还种植了青贮玉米,可直接卖给牧场,还能收入1万多元。”村民刘俊乐呵呵地说。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3年来,呼和浩特市已经完成2172个村的工程建设任务,总投资234.88亿元,行政村所在地村和较大的自然村全部实现了“全覆盖”。

  没有产业支撑,颜值再高的村子都会缺乏生机,甚至沦为“空心村”。因此,呼和浩特市委、政府精心谋划了首府地区农村的产业布局,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种植、蔬菜保护地建设、奶牛肉羊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销售等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推动形成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走进和林县舍必崖乡小甲赖村现代高标准农业示范区,北方罕见的木瓜、无花果、番石榴、芒果、香蕉等南方果树枝繁叶茂,40多个品种的葡萄爬满棚架,村民赵来应正忙碌地穿梭其中查看瓜果的长势。

  “以前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这里全是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干活比以前轻松不说,还没什么风险,打工一年下来能挣4万多。”赵来应把土地流转给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了一名产业工人。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范仁义是土生土长的小甲赖村人,经过多年走出去闯荡,创下了自己的一份产业。看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后,他回村创办了内蒙古正缘农牧业示范园区。如今,这个以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休闲观光农业、清洁能源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已经初具规模,小甲赖村以及周边村子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为正缘农牧业公司的产业工人,稳定的工资收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旱涝保收”的踏实。

  龙头高昂,带动龙身,激活龙尾,产业链由此拉长;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优质品牌,一个优质品牌带富一方百姓。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呼和浩特市通过产、村、人的高度互动,让很多农村不仅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样、农业提质又增效,而且实现了土地流转兴产业、农民获利不失地,既盘活了土地、集聚了资源,又让农民家门口“捞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施佳丽 郑学良)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鲜花献给亲爱的老师
中俄蒙三国高校健儿足球争霸
让儿童学急救 让急救为儿童
浓情献恩师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李纪恒会见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李长江
• 全国重点镇名单公布,呼和浩特有10个镇入选
• 内蒙古143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为我们的家乡点赞
• 内蒙古6座煤矿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评估(附名单)
• 2016乌兰察布国际马拉松赛开跑
• 李纪恒会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姜樑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