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杭锦后旗以“建设美丽幸福杭锦后旗”为目标,大力弘扬“总干”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下功夫,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五年来,杭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4%和10.7%,2015年分别达到24378元和14192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群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近年来,杭锦后旗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制定政府权力清单,旗级保留行政权力事项4274项,镇级保留279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1项,旗级行政审批事项压缩55%,审批时限压减一半以上。通过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全旗各类市场主体由6721户发展到13743户,五年增长104.5%,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一大批民生工程的实施让杭后群众真切感受到利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全旗共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41个,完成房屋征收9217户、123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4948套,改造老旧小区17个,城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等途径推动就业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2.9万人次;通过人才储备、“三支一扶”、民生志愿者等途径,解决了971人就业问题。通过“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共投放金融扶贫贷款4亿元,使30083人摆脱贫困。
同时,该旗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以来,全旗改造农村危房19781户,解决8812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通村油路和村庄巷道1019.7公里,农网升级改造761.5公里,安装“村村响”115套,新建改建学校16所,建设标准化卫生室79个,配套文化活动器材107套,建成便民连锁超市125个,养老保险、高龄津贴领取人数分别达到36715人和1304人。该旗还成功打造了1000多个设施齐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新村庄,初步实现了产业强、村庄美、百姓富的目标,农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聚焦民生重点发力各项事业均衡发展
持续有力的财力投入,让杭后的民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过去五年来,杭后财政用于民生支出7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杭后实施了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安工程,建成陕坝中学、陕坝小学、职教中心实训大楼、旗第一幼儿园和9所农村中心校幼儿园。科学布局学校资源,撤并农村中心学校10所,推行集团化办学、校长选任、教师交流等改革,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2012年,旗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7月,该旗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治区级评估验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杭后共建成农家书屋109个,农民文化广场67个,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5万户,无线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基本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道德讲堂”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遍地开花,“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城乡医疗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该旗新建成旗医院医技大楼、8个镇卫生院、89个标准化卫生室和4家民营医院,蒙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项目现已启动建设。投资1200万元建成旗计生服务大楼,优生检查工作全面普及,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水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看病次均费用下降40%。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目前,杭后城乡低保人数达到16274人,人均保障标准较五年前分别提高45.4%和54.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86%和57%,孤儿供养标准提高31%。投入2865万元对5.75万人实施医疗救助,建成中心敬老院和老年护养院,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龄津贴制度全面落实。慈善事业、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广泛开展,自治区“三个一”民生实事有效落实。(记者张金堂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