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更是目前精准扶贫、全力攻坚的重中之重。自2014年以来,松山区围绕“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目标,积极落实各级扶贫政策,帮助农村幼儿特别是贫困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累计投资4800万元,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0所,建设面积45000平方米,招聘农村幼儿教师、保育员150人,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公办园难问题。与此同时,该区加大对农村民办园的扶持力度,3年来累计发放园舍建设、设备购置、贫困幼儿补助资金1320万元,使4652名农村贫困幼童从中受益,保障了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这么小就送幼儿园了?”“不小了,都四岁了,该上幼儿园了,要不然就落后了!”初头朗镇孤山子村的李大娘抱着自己四岁的小孙女和记者聊了起来。当问起村里以前的幼儿园和现在相比有何变化时,老人有些激动:“以前幼儿园的老师一般都是老教师,随便看看动画片就是一天。现在不一样了,幼儿园的老师又年轻又专业,孩子们不但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还学会了唱歌和跳舞,每天都向大人汇报她学了什么,可高兴了……”
来到距城区50公里处的元茂隆村幼儿园,彩绘的教学楼格外惹眼,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走进园内,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墙画充满童趣;楼内美术室、舞蹈房、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幼儿教室、午睡室、活动室一应俱全;教室里教学设施先进,电视、电脑、电子琴一样不少;配备了各式各样玩具的游乐场中,十几名上中班的孩子正在老师的陪伴下开心地游戏……园外青山如黛,头顶白云蓝天,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堪比城里的幼儿园。
据介绍,松山区委、政府始终把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结合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组织相关人员调研和充分论证,科学测算未来一段时间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统筹考虑农村学前教育布局布点,优先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或富余的土地、校舍资源,将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民生工程、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及增设农村小学附属园等单项规划纳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目前,该区农村学前教育形成了“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村级幼儿园为骨干,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学前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除加强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外,该区还致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公开招聘和从小学教师队伍里精选一批幼儿教师,同时大力开展园本教育,提高公、民办幼儿教师的保教技能和专业素质,把加强师资培训作为一项常规工作。3年来,全区先后组织培训30余次,参培人员近2000人。□驻站记者 杨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