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带给公众哪些科普大餐?
内蒙古新闻网  16-09-20 17:3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由自治区科协、教育厅、科技厅联合开展,主题是“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活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区各地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活动宗旨和目标:

  一是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观念,着力普及宣传“协调”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着力普及宣传“绿色”是永续发展的观念,着力普及宣传“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观念,着力普及宣传“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念。

  二是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向公众展示我区科技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果、展示我区科技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就、展示我区科技助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成效,增强公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是围绕前沿科技成果,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60周年的飞跃发展和辉煌成就,突出展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智能科技、物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最新成就和辉煌成就,在科技馆展览、航天科普讲座、科普嘉年华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公众感受前沿科技魅力,理解科技事业发展。

  四是围绕公众关切的医药、食品、安全、转基因、人工智能、环境保护、雾霾、气候变化等科技热点、焦点问题,通过展览、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在工作、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疑释惑,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生活方式。

  全国科普日活动背景: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科普工作。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正式颁布施行。《科普法》是我国科普领域的基本法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专门法规。《科普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

  从2004年开始,中央书记处领导每年都与群众一起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各地主要党政领导也都参加当地的科普日活动。

  为便于公众更好的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经国务院办公厅批示,自2005年起,将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时间定为每年9月的第三个公休日。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主题举办,成为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大科普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内蒙古教育厅、科技厅联合主办。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突出群众性、互动性、参与性的科普展示、互动、体验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关注科学的热情,为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主会场4类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

  9月20日,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科普日主场4类主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一)亮点一:青少年科普嘉年华

  1、航天院士、专家为青少年做2场科普讲座

  北京市科普大使、原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馆长、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专家、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专家,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备课组副组长金声为青少年做《飞向太空》科普讲座,宣传我国60年来航天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航天科技最前沿创新和成果,弘扬航天精神,鼓励青少年在科学领域勇于探索,立志报效祖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大校、中国航天基金会宣传部长申行运为青少年作《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科普讲座。他全程负责了我国首批航天员选拔和航天员大队的筹备、组建工作,并在1996年以来13年多的时间中担任航天员大队主管领导,带领杨利伟、翟志刚等我国首批航天员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2003年至2008年,三次带领载人航天飞行乘组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圆满完成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行任务。2003年11月,中央军委授予大队“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

  2、科学表演秀

  北京“科学派”专业表演团队现场演示伯努利演示、空气炮、水火箭、爆沸反应、大象牙膏、液氮体验,展示“火箭的奥秘”,讲解科学原理。

  3、科普知识问答

  主持人组织现场青少年,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基础科学,航空航天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科普知识问答,并发放小奖品。

  4北斗智能生活展示

  华云智联专业团队从北斗历史、人文、原理等多个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互动展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科技在智慧交通、智慧农田、红色警戒、小小气象站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5无人机展示与互动体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星光实验室、内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航空航天科学工作室工作人员向青少年介绍无人机知识和飞行原理,现场进行无人机飞行表演;开展虚拟现实互动体验。

  6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成果展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师生围绕“走近创客,体验创新”的主题,展示青少年展示科学调查体验成果和小发明、小创造。(图片)活动时间:9:00—12:00

  7、3D打印机展示内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比特实验室工作人员向青少年普及3D打印技术原理,介绍3D打印技术在社会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现场展示3D打印机工作过程和制作出的模型。

  8、物联网科技——比特工作室互动展示

  无锡爱睿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比特实验室工作人员向青少年普及物联网科技基础知识,介绍物联网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比特实验室创意课程,展示比特实验室最新活动套件和学生创意作品。

  9、机器人科技互动展示

  乐高机器人俱乐部团队人员和内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工作人员为青少年讲解机器人知识和原理,并现场演示乐高机器人。

  10天文科技互动展示

  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为青少年讲解天文知识和天文望远镜原理,天文知识有奖问答,现场展示天文望远镜,介绍天象。

  (二)消防演练与互动展示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消防总队消防官兵现场开展了消防逃生、自救、互救常识演示,消防器材演示和展示和消防知识宣传。

  (三)学会、科研院所互动展示

  (四)企业、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互动展示

  与此同时,全区各地开展了“科普中国”线上系列活动和科普宣传系列联合行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感受着浓郁的科普氛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曦)

[责任编辑 赵静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首届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开幕
返程
中优客场战平 拿到保级关键分
快乐舞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检察机关依法对王学丰何永林立案侦查
• 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
• 内蒙古近期批复了8条公路项目,您听说了吗?
• 呼市新机场:为啥要建?建成后带来哪些变化?
• 自治区纪委通报5起扶贫领域及涉农涉牧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 李纪恒看望牛玉儒同志家属
• 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全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精神
专题推荐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