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白大路村,路旁一座“新风尚宴会厅”的红字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座餐厅是利用闲置旧房改造而成,宴会厅之所以起名为‘新风尚’,目的就是改变过去农村婚丧嫁娶等事宴活动中奢侈攀比的不良风气。”白大路村村支书贺虎山告诉记者。
近几年,内蒙古准格尔旗经济不断发展,曾经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旗如今已走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的行列。随着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农村婚丧嫁娶中攀比奢侈的不正之风开始蔓延,结婚摆宴席、满月摆宴席、祝寿摆宴席、升学摆宴席,甚至乔迁新居都要摆宴席请吃。面对应接不暇的宴席、不断上涨的礼金,农民群众其实也是叫苦不迭。条件好的浪费,条件差的发愁,给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改变这一陋习,准格尔旗在全旗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旗帜鲜明提出了“六提倡六反对”,对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其中第一条便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如今,全旗159个嘎查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红白理事会的教育、服务、约束,倡导新事新办、婚事从简的理念,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习俗。
白大路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在“新风尚宴会厅”配备有标准化厨房、小雅间及宴会大厅,大厅内配有电子屏、小舞台等设施,为村民的婚丧事提供服务。白大路村村主任邬良在回忆,在理事会成立初期,许多村民很不理解,认为花自己的钱别人管不着。理事会成员们积极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通过村里大喇叭、文化墙等方式宣传勤俭节约和理事会的相关知识,以及理事会成立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白大路村还制定了《白大路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白大路村喜俗、丧俗活动行为规范》等制度,并由党员干部带头“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村民逐步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好风气。
理事会规定,婚丧事宴席每户不超过20桌,生日宴等其他宴席不超过15桌,每桌餐费不得超过700元标准。宴席厨师由本村村民担任,在理事会规定的范围内,村民办理宴席的费用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直接与厨师协商,宴席所用食材可使用自家产出的猪肉、鸡肉等农畜产品。此外,村委会还组织本村文化骨干组成“白大路村青年说唱团”,为村民婚丧宴席义务提供乐队礼仪服务。婚丧事所需服务人员也由村委会出面发动村民自愿组成,村民们通过互帮互助,节省办事人员成本。
十二连城乡蓿亥图村红白理事会利用旧学校改造而成的“新风尚宴会厅”刚刚装修完没几天,就有村民咨询宴席事宜。村民们表示,如今日子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但是红白事宴的礼金负担太重了,过去都是打肿脸充胖子,现在有了理事会定的统一标准,负担减轻了,也不丢脸面,大家都想来这办宴席。
目前,准格尔旗共有布尔陶亥苏木的铧尖村和公益盖村、十二连城乡的蓿亥图村和西不拉村、沙圪堵镇的西营子村、薛家湾镇白大路村6个村庄建起了红白理事宴会厅,共举办红白事宴159场,每场平均节约成本约5800元,从2013年白大路村红白理事宴会厅举办的第一场宴会至今共节约成本126.6万元。
据介绍,准格尔旗还有3个红白理事宴会厅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正常运行。随着红白理事会活动的开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识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养成了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记者 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