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研究生国家助学经费缩水了吗
内蒙古新闻网  16-09-30 11:39 打印本页 来源: 光明日报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由于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在研究生国家助学经费发放上存在“缩水”现象:今年6月底毕业的应届研究生未曾收到7、8两个月份的国家助学金,相当于每个学生少发1000元。记者联系了三所学校师生及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发现问题后,学校及时查补,其中,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助学经费已经足额补发给同学们,对于一些校园卡已经注销的同学,也做到了及时登记沟通。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正在进行发放助学金的核查工作,确保每一笔助学金都发放到学生手中。

  记者随机选取了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进行沟通采访,均未出现此类现象。

  “我们今年6月毕业的时候,助学金卡里一次发放了6、7、8三个月份1500元补助。”厦门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小刘告诉记者,“有的高校会采取每个月发放600元,发10个月的方式,把钱足额发给大家,没有听到有同学说缩水的现象。”

  为什么人民大学会出现此类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情的原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行,他们没有注意到时间上的差异,还是按照工作惯例发放了资金。今年6月,由于毕业生反馈,大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随即启动了助学金核查工作。“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情况多样,除正常毕业的学生外,还包括因出国、疾病等原因办理保留学籍、休学或退学等手续的学生,延期毕业学生以及硕博连读学生等多种情况,学校需要在一一核实所有情况后做出相应安排。相关信息汇总工作在上周五(9月23日)基本完成,2015、2016届毕业生7、8两个月经费马上就核发了。”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们目前都已经收到了补发的经费。“之前曾和同学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曾问过学校财务,当时财务回复是并不知情。”

  这次媒体报道的助学金少发现象,虽然涉及的只是个别高校,但其中显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教育评论人胡乐乐认为,这里的关键还是高校资金的安全监管问题。国家财政拨款的助学金应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更要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审计和资金监管工作,让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反映了高校研究生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高校的研究生院在经费发放、程序设置和院系课程设置和调整上是总负责,各院系相对弱势,这就会造成沟通不畅等后果的出现。在国外,很多权力下放至院系,我认为,这样更能理顺关系,体现专业以及学术主导的精神。”

  截至记者发稿,教育部做出回应,认为该事件是“一些高校在发放环节的操作问题所致,已发文至直属院校,要求高校要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办法,确保计划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组图】双胞胎大熊猫姐妹花内蒙古“安家”记
2016乌海半程国际马拉松赛举行
【组图】祝福祖国生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
绣国旗唱红歌,我们为祖国庆祝生日!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深改组1000天
• 科尔沁区辽阳村青贮玉米丰收了
• 2015年自治区第四轮被巡视地区党组织整改情况通报
• G10高速客货车相撞12人死亡
• 京新高速临白段黑色路面全线贯通
• 秦义任呼伦贝尔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李世镕不再担任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