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公元907年唐代灭亡之后,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称可汗,916年正式建国,国号“契丹”,后称“大辽”。这个立国200余年的多民族王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璀璨文明。如今,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遗存有700多处。其中,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于2012年11月17日荣列《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辽上京遗址于2013年12月17日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在巴林左旗,针对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主要有两部分工作,一是发掘,“发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也是为了申遗提供学术支撑”;二是申遗,“申遗不仅仅是申遗,而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长远目标”。
自从2012年11月,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进入了《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工作便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拉开了序幕。
申遗包含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软件”,即申遗文本的编写。2015年8月份,巴林左旗正式启动申遗文本编制工作。二是“硬件”,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综合环境整治等。2013年12月辽上京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随后,稳步推进了考古研究、本题保护、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据了解,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初步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0亿元。
申遗是个漫长的过程,据了解,自治区文化厅成立了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已拨付申遗启动经费50万元。
巴林左旗文物局局长张杰华这样理解申遗,“申遗,不是简单地为申遗而申遗,申遗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长远目标。”张杰华说,“申遗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完全可以关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作为文化强旗战略的具体抓手,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文化扶贫上做文章。”
张杰华向记者简单描述了一下申遗工作所涉及的民生项目。建设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就涉及古城边的棚户区拆迁,拆迁可改善民居;古城内有井子沟河和沙力河穿过,必须对其进行排污治理,那么城区基础管网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也会吸纳当地一部分民众就业,实现文化扶贫。同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可以促进巴林左旗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获得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
“我们其实是以申遗为引擎,以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辽祖州祖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具体抓手,探索文化繁荣、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的实现新模式。”张杰华说。
“遗址发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的同时也要展示和利用。”张杰华说,“巴林左旗的辽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垄断优势,我们当地老百姓也很珍爱这份遗产,我们应该从文化强旗的角度有所作为,打响辽文化品牌,促进左旗经济社会发展,把经济文化效益回馈给老百姓。”(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