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必须加强城市管理和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尽快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出的综合设置机构,强调将这些部门中具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职能进行整合,实现城市综合管理大格局
●城市管理要将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要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要鼓励公众参与
●城市管理功能的发挥要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促进不同民族间交往合作,为各民族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渠道和机会
在城镇化建设的初期,城市建设主要以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拥堵、市民生活质量下降、生活环境不宜居等问题逐步凸显,考验着现有城市的城市功能和管理体制。人们认识到,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加强城市软件建设,增强城市管理功能,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性。为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短板,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近期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首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做出专项部署。
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改革与完善并行,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城市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从最初以人类文明积累的经验规则到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行政、经济等方式方法来管理城市。城市的管理功能分狭义的管理和广义的管理。狭义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城市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管理、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城市人口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等;广义的城市管理除了狭义的城市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对城市中各项经济活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控制、调节和指导,以及对城市体系的设定、城市结构的布局和调整等,使城市按照自身运行的规律有秩序地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城市管理的目标是不变的,即通过城市管理使我们的城市井然有序、健康安全、和谐包容、功能完善、品质提高,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是进行城市管理的方式之一,通过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得不到根治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因此,此次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明确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实施范围和职责,综合设置管理机构,加强综合执法以及强化城市执法管理队伍、提高执法水平等措施,加强市政管理,优化城市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应急能力,解决与居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城市问题,从而逐步解决过去存在的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道路拥堵、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等城市顽疾。
需要强调的是:一,城市管理执法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好比执法工作的“尚方宝剑”,可以规范执法工作,使其有依据可循,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管理和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尽快完善配套法规规章;二,此次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出的综合设置机构,并不是将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进行简单联合办公,而是强调将这些部门中具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职能进行整合,实现城市综合管理大格局。
服务与鼓励并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要将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些部门发挥管理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提供服务功能,比如社区作为与市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行政区域,在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都起着基础性作用。行政服务大厅的一些行政审批工作可以说既是在维护城市正常运行,也是在为民服务,服务与管理往往密不可分。城市管理功能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管理,而是要将服务与管理融合,本着为民服务理念进行管理。体现在管理工作中,一是管理理念不是简单地“堵和禁止”,而要“疏和解决”。例如,通过加快农贸市场、小型公益广告栏、停车场、公厕的建设,来分流马路市场,疏导小广告,解决随意占道停车等问题。二是管理要更加人性化。例如在养宠物污染公共环境问题上,相对于禁止宠物进入公共场所的“一禁了之”,相关部门更应该倡导带宠物的居民及时清理宠物粪便,久而久之,培养人们文明养宠物的意识。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可满足市民养宠物的需求。三是城市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尤其是执法管理人员,要在执法过程中用使用礼貌用语,以理服人。执法者文明执法、热忱服务,不仅有利于树立执法威信,还会使执法工作更有效、更有序。
城市管理要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功能的末梢神经,与群众生活最为息息相关,在城市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引起重视。一是要通过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清晰界定社区职责,理顺职能部门与社区关系,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使社区工作回归到服务和管理职能,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二是要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好人口流入和流出关,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管理;通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开展计生宣传、健康检查、人口早教等活动,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通过开展爱心助学、农民工生活技能培训等活动,为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畅通的办事渠道。
城市管理要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及公众在共同治理着城市,城市管理主体增多。不同主体发挥不同作用,可以形成相互补充的管理模式。城市是由人聚集而成的,因此管理城市也可以说是在管理城市内的居民。应该鼓励公众参与,自己来管理自己,或者说依靠人们相互监督,使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更有序,从而赢得公众对城市管理更广泛的支持。当居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要正人先正己,使其自身的行为受到约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整体居民的文明素质,形成推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结合新时期民族工作特色,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管理
目前,全国有1/3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常住城市。随着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还会从农村牧区进入城市,进入与他们原来生活环境邻近、文化氛围接近的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他们在城市内从事经商、务工等活动,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带入城市,同时也与当地文化接触碰撞,形成了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具体表现为:一些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不适应城市管理规范。由此,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管理者要结合新时期民族工作特色,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一是城市内凡是与少数民族相接触的管理部门,例如公安、工商等,要加强民族知识、政策、法律法规培训,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严格按照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办事;二是城市管理功能的发挥要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社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促进不同民族间交往合作,为各民族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渠道和机会。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