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这2天,位于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鼎业食品公司一派忙碌景象,旧厂区内生产线机器轰鸣,每天为国外客商加工葵花籽、葫芦籽200多吨;新厂区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内部装修,今年投资1.26亿元建设的年加工5万吨熟瓜子项目预计11月试生产。公司总经理聂长命介绍说:“今年公司在抓紧新上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生产拓展国际市场,1至8月籽仁产品出口额达4204万美元,较2015年全年出口额增加522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额可达7000多万美元。”
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农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巴彦淖尔市今年农产品出口依然增势强劲,1至8月全市农产品出口完成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扩总量、调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了市域经济转型升级。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巴彦淖尔市以当好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牧业。近年来,该市投入70亿元实施了64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项目。投资61.3亿元的480万亩“改盐增粮”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并开展试点。围绕乳、肉、绒、粮油、番茄、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化龙头企业达271家,农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肉羊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5万吨、1200万只,番茄加工能力182万吨,葵仁炒货45万吨,面粉100万吨,植物油50万吨,脱水菜5万吨,无毛绒6200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牵引带动20万农牧户参与其中,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肉羊、有机牛奶、无毛绒、向日葵、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市已有107家企业、278个产品、310万亩基地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先锋枸杞等8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河套绿色有机农牧业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巴彦淖尔市坚持不懈抓项目、抓招商、抓运行,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神华120万吨焦化、12万吨甲醇、包钢210万吨焦化、21万吨甲醇和盾安1万吨多晶硅建成投产;投资103亿元的宇乐化工循环经济、投资116亿元的东立75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投资16亿元的恒嘉蓝宝石等项目加快建设。投资85亿元的联邦制药年可生产6-APA2.2万吨、阿莫西林1万吨、克拉维酸钾16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先后引进国电龙源、国电电力、国华、中电投、鲁能、华能等30多家公司进驻开发风光电项目,构建起升级版的清洁能源产业。2015年,全市已并网风电285万千瓦,光伏93万千瓦,光电装机累计达到378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65%,清洁能源基地初步成型。有色金属形成15万吨铜、20万吨锌、8万吨铅冶炼能力,铁精矿产能达到1270万吨、氧化球团产能360万吨,黄金产量达到10吨,进入全国黄金十强市,紫金330万吨采选项目跨入全国单体矿山最大采选规模行列。
巴彦淖尔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服务业发展势头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三产增加值对GDP贡献率由22%提高到27%。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推进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乌梁素海、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纳林湖等景区提档升级,黄河游、草原游、沙漠游、口岸游等特色旅游蓬勃兴起。1至8月份,共接待游客325.2万人次,增长21.1%;实现旅游收入31.88亿元,增长22.3%。电子商务重点借助“互联网+”重构农产品供应链,利用羊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易供销”电商平台、三瑞农科渤海商品交易所、力农集团e牧宝等7大平台,开展现代电子商务活动。1至8月,实现交易额28亿元,同比增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