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林西县中草药产业方兴未艾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1 13:34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时下,正值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恒光大农业有限公司的坡改梯中草药示范基地,被眼前一望无垠的“绿色”所吸引,黄芪、板蓝根等中草药长势喜人。五星村一组村民贺香兰正和其他工人一起拔着地里零零星星的杂草。“你们瞧瞧,这大旱年的,不但没有影响生长,反而长得更旺盛呢!”说起中草药的长势,贺香兰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近年来,林西县立足区域生态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让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内蒙古恒光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这家集中药育苗、种植、待储、技术服务、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药观光养生、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入驻,为该县全面推进中草药种植奠定发展基石。据了解,今年,公司计划总投资2.06亿元实施中药材及综合加工项目。公司主打品种为黄芪、板蓝根,并已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组建林西县蒙中药种植协会向农户提供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已在新林镇五星村推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通过示范基地带动等多种形式,计划到2017年发展道地中药材基地1.5万亩,年产中药材450万公斤。

  说到“坡改梯”上种药材时,恒光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指着坡上长势旺盛的2500亩黄芪和板蓝根说:“我们的实验示范基地之所以选择了坡改梯,因为这类土地在林西面积非常大,而且种其他作物效益很一般,我们通过实验示范成功以后,带动老百姓把坡改梯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林西的土地耕作面积可能会成倍增长,老百姓的效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这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模式也会有很大增长,从而达到产业富民的目标。”

  黄芪、板蓝根是深根系植物,抗旱、抗贫瘠、耐寒,田间管理简单,投入产出比较小,还能有效提高旱坡地、梯田地的利用效率,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新林镇上升村从2014年开始,就在旱坡地陆续发展板蓝根药材种植,目前已发展到850亩。按这几年的行情计算,每亩地纯收入达500元左右。而以前种荞麦好年头每亩地也就收入150元。

  林西县中药材生产起步较晚,从最初一家一户零散种植,已发展到现在的1万亩,主要品种有板蓝根、黄芪、桔梗、甘草等。与大田作物玉米比较,种植板蓝根可实现亩均增收2300元以上,黄芪可实现亩均增收1400元以上。据县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十三五”期间,依托内蒙古恒光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基地深加工等项目,以新林镇新合村、五星村、太平村、上升村为核心,建设2万亩以上中草药种植示范园,示范带动统部镇、五十家子镇发展中草药种植,逐步引导农户发展中草药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县新增中草药种植面积5万亩,让漫山遍野的中草药成为当地又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记者 王海英)

[责任编辑 郭志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三河马进京展风采
水鸟聚集尼尔基
乡村学校有了少年宫
祖孙三代秋收记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定格】内蒙古唯一一所朝鲜族学校是这样上课的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稳增长推开经济动力转换之门
• 秦义当选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于立新姜宏当选副书记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
• 艾丽华任乌兰察布市委书记 费东斌任副书记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 罗永纲当选为通辽市委书记 包振玉杨静波当选为市委副书记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扶贫新模式 看看内蒙古“旅游+扶贫”样板咋实现双赢?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