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成立仅一月 止付80万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3 22:2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今年以来,我区各地陆续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持续加大电信诈骗打击力度,取得了初步效果。仅自治区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一个月来,成功止付金额约80万元,冻结金额近200万元,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据了解,目前,我区有两类电信网络诈骗比较突出:一类是冒充军人外包工程、购买物资;另一类是冒充公检法人员称对方涉及洗钱犯罪,指使对方将钱转移到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上。

  今年3月,公安部启用了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目前,我区各地公安机关陆续接入了该平台,并成立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会同移动通讯公司、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深入开展打击伪基站、涉案资金紧急止付、涉案银行账户封堵、涉案电话阻断拦截、涉案域名及虚假域名屏蔽工作。

  10月1日,陈女士要改签从呼和浩特到长沙的机票,给航空公司打电话无人接听,于是从网上搜了一个客服电话,被假冒的客服人员骗去4247元钱。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人民路派出所受理此案后,通过紧急止付平台帮陈女士追回了受骗款项。

  在各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除了紧急止付平台,伪基站和诈骗电话监控系统也较好地发挥了预警作用。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已打掉伪基站犯罪团伙3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0名,缴获伪基站设备35套、作案汽车22台。

  自治区公安厅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发出警示:一定要提高警惕,涉及到钱款事宜,务必多渠道确认事情的真伪。一旦被骗,应及早拨打110或到公安机关报案。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我的童年我做主
“海马”袭扰 呼和浩特中优赛季收官战存变数
【现场】降雪了
【现场】精编细织仿古地毯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稳增长推开经济动力转换之门
• 秦义当选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于立新姜宏当选副书记
• 罗永纲当选为通辽市委书记 包振玉杨静波当选为市委副书记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
• 艾丽华任乌兰察布市委书记 费东斌任副书记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扶贫新模式 看看内蒙古“旅游+扶贫”样板咋实现双赢?
• 奇巴图同志任兴安盟委副书记、提名任兴安盟盟长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