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历史长河中,每一朵浪花都闪烁着奔流的身影。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中,我区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汪洋恣肆地铺陈在千里草原;这种变化,细致入微地流淌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为反映我区5年来的前行足迹,我们瞄准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倾听他们的故事,描述他们的变化,以每一朵浪花的姿态来映衬这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推出首篇,相关报道也将在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客户端呈现,敬请关注。
“我还想甩掉这副拐杖呢”
苏丙奎和子女通电话。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苏丙奎和老伴儿的“好生活”,是从搬到“山下”开始的。
老人今年76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就是走路需要拄着拐杖。老伴儿韩金莲比他小7岁,笑眯眯的,一边跟我们拉话,一边手脚不停地拾掇家。
42平方米,向阳,有炕,靠墙摆着一溜组合柜,过来是三人沙发和茶几。电视机、洗衣机、冰柜,自来水、煤气都有。还隔出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洗澡用的热水来自太阳能热水器。这是老两口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花村幸福院的家,不大,却很温馨。
3年前,苏丙奎老两口住在固尔班乡后店村。那里是山地,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靠天吃饭,资源匮乏,年轻人都选择了离开,村子成了空心村。“吃水得走半里山路。我有高血压,下雪天摔了一跤,得了脑梗。进山出山不方便,治疗不及时,就成了这样。当时严重得很,基本上卧床。大夫说,再摔一次就麻烦了,就怕全瘫。”
相对于以前住的“山上”,苏丙奎习惯把幸福院这个家叫做“山下”。“这房子好住,亮堂,暖和,出进方便。你说奇怪不奇怪,打来了山下,我这腿一天比一天见好,拄上拐杖能走了。真是梦也没梦见!人们说是锻炼的,治疗也跟上了。我看不全是,关键还是心情。整天愁眉苦脸的,好人也得得病。”
2012年,花村幸福院在一处旧校址上启建,用的是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房子全是新盖的,匹配建了鸡舍和煤仓。每家门前都有一块菜地,9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花村村务监督室、医务室、文化室、小广场也建在这里,为的是老人们办事、看病、活动方便。幸福院按照“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养老”的模式运行,而今已经入住72户126人。
“好生活了!”苏丙奎感叹,“我和老伴儿每月有低保金,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有养老金,病了有新农合,每户冬天有取暖补贴。七算八算,一年下来能有9000多块!给的多花的少。住在这儿,种菜养鸡,买些米面,吃的基本上就够了。衣裳不用买,儿女给的穿不了。就是花点电费,其他政府都给出了。”
老年人最怕孤独,可据我们观察,这个问题在花村幸福院不存在。72户老人,抬脚就能串个门儿。走上100米就到了文化室,看书读报、打扑克下象棋,随时都能交流、组队。女人们更有做的,料理菜园子、喂鸡、养花,凑在一起跳广场舞、拉家常……9名老党员还成立了党小组,定期过组织生活。有个大事小情,老党员带头,正能量满满。
韩金莲说:“以前动不动就想儿想女想孙孙。搬到这儿,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乐乐呵呵,没空想他们啦。我跟他们说,不时不节的,不用老惦记着回来看我们。这儿手机信号好,打个电话就行了,安安心心做你们的事情去。”
转眼间就到了傍晚,我们正要离去,却见花村幸福院院长张德礼和镇卫生院的贾秀清大夫来了。张德礼说,这是给老人们做定期检查。苏丙奎自然是贾秀清的重点检查对象,贾大夫一边麻利地听诊、量血压,一边反复叮嘱:“大爷,一定要按时吃降压药,多走路,少吃盐。您老这病可不能再犯!”“记着了,记着了,我全听大夫的。我还想甩掉这副拐杖,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高雪芹 施佳丽 皇甫美鲜 孟和朝鲁 怀特乌勒斯)
点评
花村幸福院,苏丙奎、韩金莲们过上了像花儿一样美好的日子。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从2012年起,以每年完成30平方米标准化养老住房2万户以上的魄力,逐步解决农村牧区困难老人的集中养老问题。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践中,乌兰察布市破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