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移动公司“匠心筑梦”系列报道一于清泉:充满斗志的“变形金刚”
编者按: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敬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一种深耕于产品与服务的精神。本期开始,记者走进内蒙古移动,开启一次移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现之旅。这个探索旅程,我们发现在内蒙古移动大家庭的每个岗位、每个角落,都潜藏着许多的“匠人”,他们平凡普通,甚至不善言辞。然而,他们凭借着敬业专注,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工作的完美与极致,把自己对工作的情感、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到每一项技术与服务中。我们一次次被震撼,被感动,更被“工匠精神”所激励。让我们向“移动工匠”致敬,向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致敬!
2016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动模范、赤峰移动分公司综合部总经理于清泉
带领基层员工从移动分营之初创业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区率先推进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带领物资管理室开创精细化管理新局面......历经十几载,于清泉的成绩不胜枚举,透过镜头的追寻,我们发现,在于清泉的生命里,最珍贵的却不是这些看似耀眼的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传承和创新,专注和坚守的极致精神。
临危受命、淡定从容的大将风范
1999年,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移动人也面临分营初期的资源短缺、焦虑迷茫。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浪潮中,于清泉被任命为巴林左旗移动公司总经理。
没有班子可搭,没有队伍可带,全县基站仅有5个,网络质量差,大部分乡镇根本就没有网络覆盖;员工11人,分营后欠费40余万,是于清泉面临的现实困境。怎么办?
加大营销宣传、加强基础管理、树立形象是于清泉带领全体员工走活的“三招棋”。
回首公司初创的攻坚期,他们曾宣发业务宣传材料8万余份,张贴广告3000余张,发放并回收意见函和建议书1600余份,走访客户8000余人次,室外现场接待咨询和办理业务客户27000余人次,让巴林左旗的移动品牌深入人心;他们曾通过“末位淘汰制”、“一票否决制”等竞争激励机制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他们也曾无数个日夜奔波在用户投诉回访的路上,让移动服务温暖人心。
左旗分公司自1999年实现运营收入360万元到2006年2980万元,实现每年35%的业务增长速度。时过境迁,于清泉依然走在奋斗的路上,只留下这些数字,孤寂地讲述着他们曾经努力奋斗的岁月。
充满斗志的“变形金刚”
2007年起,从赤峰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到综合部总经理,从分公司绩效管理到物资管理室改革,年近五十岁的于清泉像“变形金刚”一样,充满了年轻小伙的激情与斗志。
在历时8个月的赤峰分公司绩效管理提升项目中,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在试点单位进行座谈调研,于清泉从不喊累。他们制定的《赤峰分公司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流程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与个人绩效管理全面运行的格局,绩效管理的“指挥棒”和“紧箍咒”作用在分公司得到极大的发挥和体现。
2012年,转战综合部,是于清泉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角色转型。他自嘲说:“综合部主任,是忙家、杂家,又是管家,我耐力好,能经得住考验!”
老于发起的物资管理室改革,通过模板固化采购方案、谈判流程、评审结果、归档目录,以标准化促进合规化;大力推进阳光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立了高效的采购体系以及快速响应的物流体系。从此,分公司物资管理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效管理机制。
老当益壮的移动风骨
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于清泉工作的常态,特别是特殊时期,老于的执着劲儿谁都拦不住......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是分公司的惯例。2015年,已过知天命年龄的老于不顾众人劝阻,放弃休息日、节假日,硬是冲锋在一线。
深入13个旗县(区)分公司,与管理、维护人员同吃同住二十余天,查阅台账,检查消防、设备、线路、应急发电安全,将二十余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并跟踪整改。
多一分较真,更是多一份安全保障。考虑到2014年赤峰地区遭受过暴雨洪涝灾情,这次防汛隐患检查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检查组一路爬高走低,道路颠簸,老于也毫不示弱,一直领在前头,同事中传来一句“经理真是老当益壮啊!”,只见他轻描淡写地应和着:“先超过我,再说我老吧!”
做公司“最年轻”的老员工
“一个人业务的精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管理好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助力公司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这其中培养团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于是,老于言出必行,不仅自己学习,还要激发员工们的学习活力。
老于的工作日志上列着一长串工作计划,案头放着十余本专业书籍,办公室的小黑板成了他与员工互帮互助的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也成了大家日常工作的必修课。为了不被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问倒,员工们也养成了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的好习惯。
有一次,老于在审阅秘书撰写的向政府汇报的“互联网+”材料时,对内容有几处修改建议。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下属,怎样更能贴近政府思维?讨论、斟酌、完善,一份五十多页的PPT,通过老于的指导,最终定稿成为完美的上报材料,而老于这种时刻保持年轻活力的学习心态也让下属为之折服。
事实上,在移动大家庭中,有着无数个像于清泉这样的平凡工作者,他们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早已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