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企业脉动 正文   
内蒙古移动“匠心筑梦”系列报道之一于清泉:充满斗志的“变形金刚”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4 16:0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移动公司“匠心筑梦”系列报道一于清泉:充满斗志的“变形金刚”

  编者按: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敬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一种深耕于产品与服务的精神。本期开始,记者走进内蒙古移动,开启一次移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现之旅。这个探索旅程,我们发现在内蒙古移动大家庭的每个岗位、每个角落,都潜藏着许多的“匠人”,他们平凡普通,甚至不善言辞。然而,他们凭借着敬业专注,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工作的完美与极致,把自己对工作的情感、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到每一项技术与服务中。我们一次次被震撼,被感动,更被“工匠精神”所激励。让我们向“移动工匠”致敬,向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致敬!

2016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动模范、赤峰移动分公司综合部总经理于清泉

  带领基层员工从移动分营之初创业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区率先推进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带领物资管理室开创精细化管理新局面......历经十几载,于清泉的成绩不胜枚举,透过镜头的追寻,我们发现,在于清泉的生命里,最珍贵的却不是这些看似耀眼的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传承和创新,专注和坚守的极致精神。

  临危受命、淡定从容的大将风范

  1999年,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移动人也面临分营初期的资源短缺、焦虑迷茫。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浪潮中,于清泉被任命为巴林左旗移动公司总经理。

  没有班子可搭,没有队伍可带,全县基站仅有5个,网络质量差,大部分乡镇根本就没有网络覆盖;员工11人,分营后欠费40余万,是于清泉面临的现实困境。怎么办?

  加大营销宣传、加强基础管理、树立形象是于清泉带领全体员工走活的“三招棋”。

  回首公司初创的攻坚期,他们曾宣发业务宣传材料8万余份,张贴广告3000余张,发放并回收意见函和建议书1600余份,走访客户8000余人次,室外现场接待咨询和办理业务客户27000余人次,让巴林左旗的移动品牌深入人心;他们曾通过“末位淘汰制”、“一票否决制”等竞争激励机制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他们也曾无数个日夜奔波在用户投诉回访的路上,让移动服务温暖人心。

  左旗分公司自1999年实现运营收入360万元到2006年2980万元,实现每年35%的业务增长速度。时过境迁,于清泉依然走在奋斗的路上,只留下这些数字,孤寂地讲述着他们曾经努力奋斗的岁月。

  充满斗志的“变形金刚”

  2007年起,从赤峰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到综合部总经理,从分公司绩效管理到物资管理室改革,年近五十岁的于清泉像“变形金刚”一样,充满了年轻小伙的激情与斗志。

  在历时8个月的赤峰分公司绩效管理提升项目中,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在试点单位进行座谈调研,于清泉从不喊累。他们制定的《赤峰分公司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流程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与个人绩效管理全面运行的格局,绩效管理的“指挥棒”和“紧箍咒”作用在分公司得到极大的发挥和体现。

  2012年,转战综合部,是于清泉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角色转型。他自嘲说:“综合部主任,是忙家、杂家,又是管家,我耐力好,能经得住考验!”

  老于发起的物资管理室改革,通过模板固化采购方案、谈判流程、评审结果、归档目录,以标准化促进合规化;大力推进阳光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立了高效的采购体系以及快速响应的物流体系。从此,分公司物资管理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效管理机制。

  老当益壮的移动风骨

  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于清泉工作的常态,特别是特殊时期,老于的执着劲儿谁都拦不住......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是分公司的惯例。2015年,已过知天命年龄的老于不顾众人劝阻,放弃休息日、节假日,硬是冲锋在一线。

  深入13个旗县(区)分公司,与管理、维护人员同吃同住二十余天,查阅台账,检查消防、设备、线路、应急发电安全,将二十余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并跟踪整改。

  多一分较真,更是多一份安全保障。考虑到2014年赤峰地区遭受过暴雨洪涝灾情,这次防汛隐患检查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检查组一路爬高走低,道路颠簸,老于也毫不示弱,一直领在前头,同事中传来一句“经理真是老当益壮啊!”,只见他轻描淡写地应和着:“先超过我,再说我老吧!”

  做公司“最年轻”的老员工

  “一个人业务的精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管理好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助力公司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这其中培养团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于是,老于言出必行,不仅自己学习,还要激发员工们的学习活力。

  老于的工作日志上列着一长串工作计划,案头放着十余本专业书籍,办公室的小黑板成了他与员工互帮互助的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也成了大家日常工作的必修课。为了不被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问倒,员工们也养成了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的好习惯。

  有一次,老于在审阅秘书撰写的向政府汇报的“互联网+”材料时,对内容有几处修改建议。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下属,怎样更能贴近政府思维?讨论、斟酌、完善,一份五十多页的PPT,通过老于的指导,最终定稿成为完美的上报材料,而老于这种时刻保持年轻活力的学习心态也让下属为之折服。

  事实上,在移动大家庭中,有着无数个像于清泉这样的平凡工作者,他们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早已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抵达白塔国际机场
【定格】手把手教,也要把民族手工艺传下去!
铁警护卫锡林浩特至二连浩特首趟旅客列车
蒙汉双语智能手机在包头发放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布小林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
• 【点赞百名好支书】张军:让撂荒地变身增收“香饽饽”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以及资格复审有关事宜的通知
• 国考报名昨日结束 内蒙古17个职位无人问津
• 李纪恒:奋力推动内蒙古工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 鄂尔多斯公安系统三名干部涉嫌行贿案侦查终结
• 【定格】“歌”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