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聊聊你的故事 正文   
王凤龙:让农牧业产业化“牛”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6 09:0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背景链接:

  近年来,通辽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结合实际,通辽市重点推进玉米生物、肉类加工、特色产业三大产业集群上规模、上档次。在玉米生物产业方面,实施100亿斤玉米转化工程,着力打造科尔沁区、开鲁县两条玉米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肉类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科尔沁牛业”肉牛产业园项目和“余粮畜业”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基地建设项目等;在特色产业方面,重点推进清谷新禾、正达、禾丰等特色加工企业引领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

  截至2016年6月底,通辽市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95家,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自治区级68家,市级96家,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26万户,解决就业3万人。产业加工能力提高,已形成600万吨玉米、60万头肉牛、400万口生猪、400万只肉羊、6000万羽禽类、100万吨杂粮杂豆等特色产品的加工能力。

  王凤龙在牛舍介绍安格斯基础母牛的繁育情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这种黑色的牛就是我们正在繁育的新品种——安格斯牛,这种牛耐受性强,不容易生病,好养。如果这个品种能够全面推开的话,无论是种青储还是搞养殖,农牧民的收入肯定翻一倍还不止。”一改办公室初见时的拘束与腼腆,在牧场,见到牛的通辽市余粮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龙,仿佛换了一个人。说起牛的育肥、基础母牛繁育,再到整个产业发展前景,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牛仔裤、休闲西装、略微显瘦的身材,再加上一副无框眼镜,如果不是听王凤龙本人说,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文人。

  “刚开始也没想到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只是当时我们整个余粮堡镇大都在养牛,加上有一个阶段牛价上涨,我们觉得是时候搞公司扩大经营了。”创业是艰难的,但对王凤龙来说,仿佛是一件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的事。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2011年。育肥还只算是粗加工,加上那几年通辽市对于肉牛养殖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王凤龙想做得更大一点,从源头做起,做基础母畜的繁育。几经考察与选择,他最终确定了繁育安格斯牛。

  基础母畜繁育与育肥完全是不同的领域。新领域就必然要面临新的问题,刚刚转型的王凤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以前从未面对过。

  “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吃掉整个产业链,我的想法是让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我只做这个链条里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事。”在刚开始繁育安格斯牛的时候,王凤龙找到蒙草集团的王昭明,两人商量共同成立了大草原生态产业联盟。蒙草集团负责提供优质饲草料,成了余粮畜业公司产业链的前端。目前,整个联盟,包括高校、企业在内,已经有七八十家参与了进来,形成了肉牛从繁育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互补共赢,真正让整个链条上的农牧业产业化“牛”了起来。

  从单打独斗到家族企业再到现代化管理,王凤龙的产业化之路真正变成了快车道。在余粮畜业公司的带动下,周边50公里内的养殖户,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农牧民们学会了去主动适应市场,调整种养殖结构,更开始享受到了产业化带来的红利。

  “要想真正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就要把零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想法不是王凤龙独有的,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在广袤的科尔沁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个“余粮畜业”和像王凤龙一样的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兆成 郭洪申 肖振英 见习记者 帅政)

  记者点评: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近年来内蒙古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但农牧业产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大一部分农牧民受知识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限制,不可能一步转化或者加入产业化队伍,还要靠许许多多像王凤龙这样的领军人物去实践、去探索,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去引领、去带动。借着即将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强劲东风,相信我区的农牧业产业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乌海太阳能电池组件正式投产
内蒙古图书馆门前广场的路桩球换了新颜
【定格】秋的景色 冬的韵味
【定格】畜牧业实现“十二连稳”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扶贫新模式 看看内蒙古“旅游+扶贫”样板咋实现双赢?
• 罗永纲当选为通辽市委书记 包振玉杨静波当选为市委副书记
• 奇巴图同志任兴安盟委副书记、提名任兴安盟盟长
• 中共乌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 李纪恒布小林会见以色列集团实际控制人伊丹·奥佛尔
• 三河马进京展风采
• 李纪恒布小林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