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女研究生自强不息书写花样人生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7 09:32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家属区的一处老式房子中,一缕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女孩乌黑的长发和如花的笑脸上,温暖而漂亮。坐在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面前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韩汪慧,一个需要用双手提起膝盖处的裤管来挪动双腿、用左手写字、吐字有些含糊,却始终微笑着说话的26岁女孩。

  4岁时被诊断为脑瘫

  1990年,韩汪慧出生于锡林浩特市一个普通家庭。4岁那年,她被河北省石家庄的一家医院诊断为脑瘫,尽管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仍然没能改变她下肢基本瘫痪、右手不灵活、吐字不清的现实。

  “孩子一个多月大的时候,我们隐约感觉到了她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每次放东西到她的右手,她就不握,总会换到左手中。直到现在,她的右手也不怎么用,写字、拿筷子都是左手。在她大概两个多月大的时候,一场高烧后,我们发现她的双腿就不怎么动弹了。”说话时,韩汪慧的母亲汪淑珍的眼里闪过一丝哀伤。

  但在韩汪慧幼小的心灵中,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平时在院子里,小伙伴们没有嫌弃和取笑过我,他们有时会到我身边和我一起玩儿”。

  倍加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

  很快,韩汪慧到了上学的年龄,与韩汪慧的家仅一墙之隔就有一所学校,她在家里可以清楚地听到学校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游戏嬉闹声,在她幼小的心灵中,那种声音“很有诱惑力”。可是,为了跨越这段距离,韩汪慧一家人努力了很多年。母亲汪淑珍早已记不清自己和孩子曾多少次被拒绝,但全家人并没有放弃。用亲戚家哥哥、姐姐的旧书本,韩汪慧跟着母亲汪淑珍学会了小学一到三年级的所有课程。在母亲的印象中,韩汪慧的记忆力特别好,学什么东西都很认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9岁那年,汪淑珍母女俩的又一次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我们遇到了贵人李校长和班主任包桂芝。”从那时起,韩汪慧做了3年的旁听生,半天在学校旁听学习,其他同学上副科的另外半天,她就在家做蹲起、走路等康复锻炼。

  “小升初、初升高,每一次升学对于我们都像是一道坎,生怕再次被拒绝在校门之外。”汪淑珍说,韩汪慧倍加珍惜每一次求学经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怀揣梦想努力求学

  2009年,韩汪慧考取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心理学专业预科班。2010年1月,父亲韩玉琦患癌去世,这对一向乐观、自信的韩汪慧打击很大,也成了她最不愿意提起的一段回忆。可是,这个坚强的女孩深知自己想走出阴霾、改变现状和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完成学业。在同学、老师和母亲的陪伴和鼓励之下,韩汪慧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5年,韩汪慧用比别人更多的耕耘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两年综合测评第一,两年综合测评第二,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国家奖学金;先后取得全国计算机三级证书、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从学校的优秀女孩、“励志成才”先进个人,到“全区优秀共青团员”,从“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到“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每一个称号和荣誉都见证着韩汪慧大学期间的努力。2014年6月,韩汪慧收到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入学通知书,她的努力一如从前。今年,她以学习成绩第二、综合测评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全区研究生三好学生和校级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

  “我很幸运,很幸福。”韩汪慧笑得很灿烂,连连感慨自己“生命中处处有贵人”。小学时给了韩汪慧第一次求学机会的李校长、班主任包老师,初中时特意为她调整了班级楼层设置的哈斯巴根校长,表面上对人严厉实则善良热情的班主任袁贵珍,高中至今一直与韩汪慧保持联系的班主任孟欣宇、和朋友一起资助她大学5年的高中语文老师王晓芳,大学时待自己如亲人的周书记、尚丹老师,以及就读研究生期间给予无私帮助和温暖的导师七十三教授,还有一直默默帮助自己的亲人……韩汪慧记住的,不只是这一串串名字,更有那份永远抹不去的温暖和感动。(首席记者 何芳)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定格】畜牧业实现“十二连稳”
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抵达白塔国际机场
储存甜菜
【现场】【供暖进行时】供暖10天了,你家热了吗?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中共乌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 李纪恒布小林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
• 集中18家烧卖餐饮店呼和浩特命名"烧卖第一街"
•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微观发展】大块头有大智慧
• 内蒙古“马铃薯与燕麦”双轮驱动 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点赞百名好支书】张军:让撂荒地变身增收“香饽饽”
• 花样跳绳 跃动青春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