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地方联播 > 地方时评 正文   
【巴彦淖尔】 让群众在创城中得到更多实惠
内蒙古新闻网  16-10-28 10:1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改造后的临河区河套大街一景。《巴彦淖尔日报》记者高晓龙摄

  对巴彦淖尔而言,“创城”不仅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蝶变”过程,也是一次“内外兼修”、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主动冲刺。

  自获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巴彦淖尔市坚持“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理念,把群众的呼声和期望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文明创建过程成为造福群众的过程。一年多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市民文明意识显著增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创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创城”的终极目标是科学发展、惠及民生。但往往我们在工作中顾此失彼,有时顾了城市的“面子”,就忽视了“里子”。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目前巴彦淖尔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里子”的建设和修补,做到城市发展内外兼修、表里如一,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为此,巴彦淖尔市要牢牢抓住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这个重点,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坚决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广大群众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中感受到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只有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民心顺了,“创城”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新闻背景】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强力推动“创城”工作。该市投资1.56亿元,打通6条“断头路”,改造4条“搓板路”,大力实施人行步道硬化工程,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目前,6条“断头路”有的已经完工。此外,巴彦淖尔市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能力。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实施污水管网工程12公里,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投资2亿元,建设可满足未来20年需求的垃圾填埋场,并在城区新建10座、乡镇新建21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更新改造供热管网6公里,新增并入集中供热系统7500户、住宅面积80万平米,切实提高供热质量。(巴彦淖尔日报记者黄景莲)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抵达白塔国际机场
【定格】手把手教,也要把民族手工艺传下去!
铁警护卫锡林浩特至二连浩特首趟旅客列车
蒙汉双语智能手机在包头发放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布小林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
• 【点赞百名好支书】张军:让撂荒地变身增收“香饽饽”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以及资格复审有关事宜的通知
• 国考报名昨日结束 内蒙古17个职位无人问津
• 李纪恒:奋力推动内蒙古工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 鄂尔多斯公安系统三名干部涉嫌行贿案侦查终结
• 【定格】“歌”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