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赤峰市松山区:棚上发电 棚下养菇
内蒙古新闻网  16-10-30 22:1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菇农为市民讲解香菇的种植过程。

  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正清洁太阳能光伏板

  深秋时节,在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农光互补示范园区,成片的光伏大棚连成了蓝色的海洋。这种棚上发电、棚下养菇的新模式,吸引了周围各地的参观者。

  走进光伏大棚,只见1.5万株菌棒在大棚里分层排列,刚刚冒头的香菇长势喜人。棚区技术员孙克兴介绍,这种菌棒用当地的玉米芯、秸秆、木屑做基质,既能减少废物焚烧污染,又能赚钱。每个菌棒每年能产1.5斤香菇,每个棚年可收入7万元左右。目前菌棒已经出了三茬香菇,预计还能出两茬。园区负责育苗技术的研发、菌棒的生产及销售,并出租大棚给农户种植。项目一期投资2.3亿元,共建252个大棚,其中园区拿出50个大棚,做为精准扶贫的项目大棚,免费提供给当地贫困户。

  安庆镇人大主席李占玉介绍,光伏大棚长55米,宽7.8米,每个大棚每天的发电量376千瓦,每个棚每天的发电收入就达到350多元。园区的252个光伏大棚连成了一个20兆瓦的农光互补的太阳能电站,年发电总量3458万度,年收益3285万元。与火电发电相比可减少烟尘排放量12吨,减少二氧化碳2.55万吨。

  【链接】“农光互补”也称为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相结合,通过建设农业大棚,在棚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用以发电,兼顾种植,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让农业种植实现绿色、高产、高效,使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赤峰地区年平均有效日照近1579.44小时,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733.42MJ/m2•a(百万焦耳每平方米•年),属于我国的二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非常适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