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深度报道】
趟“深水区”啃“硬骨头” 我区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俊楼)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3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构建发展新体制,趟“深水区”、啃“硬骨头”,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批批改革成果接连涌现。
这是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201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累计召开31次专题常委会议、15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累计研究审议重要改革方案102个。
这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收获。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总台账共1149条主要改革成果,目前已完成改革成果720条,占改革规划台账任务的63%。开展国家级试点38项,电力体制改革、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一批改革试点走在了全国前列。
我区将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紧推进,在资源资产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划定生态红线,启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 213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纯收入4829元。与俄蒙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多层次的交流机制,通关更为便利。
向改革要红利,靠改革增动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累计取消和下放223项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到48.6%;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17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加快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先后三次取消核准事项20项……无论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还是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还是户籍制度改革渐次破冰,无论是党建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还是纪检体制改革持续发力,各领域的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深化改革,更离不开扩大开放。近年来,我区紧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外开放特别是向北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先后制定了《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实施方案》《加强同俄蒙交往合作意见》《与俄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14年-2035年)》《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对俄蒙进行文化交流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发展规划,强力推动与俄蒙的务实合作。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建设,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陆港等多种通关方式并存的口岸开放格局,跨入全国多口岸省区行列。
我区与俄蒙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俄蒙已经成为我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5年,我区对蒙贸易额33亿美元,占全国对蒙贸易额的61%,较2014年提高5个百分点。对俄贸易额27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3.9%,较2014年提高0.7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开展与俄蒙在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旅游等各方面交流合作,全方位加强交流往来,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我区还不断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推动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深入与发达省市交流合作。加强与港澳台的交流合作,努力开创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向开放要生产力,向开放要市场活力。以全方位扩大开放为动力,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正在为内蒙古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