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融媒|连连看 正文   
【融媒连连看】六旬老人康复之路感叹:“进城真好!”
内蒙古新闻网  16-11-24 17:3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走进阿左旗西花园社区的活动中心,就看到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打着扑克。有人会说,老人们娱乐时打打扑克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殊不知,这其中有位老人,6年前曾经瘫痪在床,现如今瘫痪的左手、左腿都以基本恢复正常,不仅可以下地走动,甚至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6年的时间里究竟是什么让瘫痪老人再次站了起来?让我们一同走进67岁老人高金风的故事。

  6年前,巴音诺日公苏木伊和布鲁格嘎查居民高金风与老伴依靠自家的8亩地为生,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她不得不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家搬到了巴彦浩特。“自从搬上来,看病方便不说,拿药也方便了,对我的病情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老人一边说一边用不太灵活的左手从包里拿出一沓买药的收据,“就这20多张开药的单子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的”。为了来城里看病,高金风老人不得不将自己家的地承包出去,一年2000多元是老两口全部的收入。当记者问道这些钱是否可以支撑日常开支,高金凤说,“政府对我们60岁以上的老人格外照顾,每人一个月给的300元的养老金,我和老伴加起来就够用了,多亏了党和政府”,说起自己的病情,高金风不再一脸愁容,更多的是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我现在能走了,左手也基本可以使上劲了,这些还都得感谢西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记者了解到,在高金凤康复的那段时间里,由于女儿工作忙不能时刻陪伴,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仅每天定时对其进行身体康复治疗,而且更多的是对心理上的安慰。高金凤告诉记者,生病的那段时间自己很消极,心想花这么多钱也不一定能治好病,曾经一度有了放弃治疗的念头,多亏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这才渡过难关。“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经常把午饭递到我的手里,今年过年,他们知道我行动不便还来家里帮我擦玻璃,打扫卫生,真后悔没有早点搬上来。”高金风激动地说。记者在和高金凤交谈的过程中能深切的感受到,老人住进城里,不仅仅是身体恢复了健康,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亲情和关爱,由原来的“与太阳、土地为伍”到现在成天被大家记挂和关心,老人生活的重心已经完全发生转变,内心是温暖的。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哪也不走了,就在这安享晚年”记者握住老人有些颤抖的手,从老人说话的语气中记者感受到的是老人内心满满的幸福感。“现在的我一天比一天好,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还能站起来和大家一起打扑克”,高金凤激动地的说:“进城真好!”(阿拉善日报社记者 史夏濛)

[责任编辑 赵静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