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理论评论 正文   
内蒙古日报评论:安全生产这事儿就得天天讲
内蒙古新闻网  16-12-10 22:1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安全生产这事儿,不仅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而且要定期查、不定期查、反复查,下大决心完善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机制,将安全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即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对于安全生产来说,隐患之险更胜明火。明火人人看得见,也好应对;隐患不查则看不见、摸不着,一旦爆发就会酿成灾祸。减少安全事故,关键在防范,防范就得预先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必须预防在先。“亡羊补牢”虽然也有积极作用,但“羊”丢了就无法挽回。

  安全是相对而言的。一个单位过去安全,不等于现在安全,更不能保证一直安全;一个时期内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和隐患消除了,但随着人员、时间、地点、任务和环境的变化,新的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还可能会出现。安全生产工作的这种反复性特点表明,安全检查工作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

  安全检查,常态才能常效,长效才能长久。我们既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更要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常态化、长效化、多样化机制,探索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并将之严格落实下去。每一次检查,都要体现“严、细、实”要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发现问题并推动问题解决,做到严查、严改、严惩,严格落实检查主体责任,真正让常态化检查这一手硬起来、管大用。

  安全生产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工程,不能指望一次大排查就能消弭所有安全隐患。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特别是各个生产企业,一定要健全完善定期检查制度,实现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长效化,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包钢可以生产汽车钢板了,赞一个!
【定格】福利院的孩子们收到爱心礼物啦,真开心!
【现场】党代会精神宣讲进班组
【定格】体验活字印刷 小学生和汉字“玩”起来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赤峰12.03瓦斯爆炸事故32人遇难 149人安全升井
• 布小林:深刻汲取教训 从严全面彻底排查安全隐患
• 李纪恒:严格督察检查 严肃追责问责 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抓好安全生产
• 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成立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李纪恒主持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筹备会议
• 李纪恒会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