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正文   
【天大地大安全最大·现场点击】这里的安全监管有“套路”
内蒙古新闻网  16-12-16 22:3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乌海市华信煤焦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煤炉尾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煤炉阀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12月15日的午后,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厂区内晴空万里,墙上“安全在心”的大红色横幅格外抢眼。“这里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已经常态化,我们从7月份就开始了重点督查,日程安排也是满满当当……” 50多岁走路带风的乌海市海勃湾区安监局副局长陈富边比划边说。

  陈富分管千里山工业园区内大大小小近300家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着记者走访园区的间隙,陈富遇到了华信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韩永宽总经理,两人谈起安全管理问题便根本停不下来。

  “韩总,你们公司自查情况进行的咋样了?”

  “快结束了,你放心,有问题我们企业自己得先主动处理不是!”

  这种企业积极配合抓安全的现状来之不易。从前,由于大多企业一心扑在生产上,安全生产的问题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安监部门聘请专家给企业找隐患,安排大小检查不断;企业认识不足主动性差,“保姆式”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收效甚微。

  乌海市华信煤焦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煤炉尾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煤炉加热介质出入口。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今年3月份,海勃湾区安监局决心变“保姆式”监管为督查式监管,在遵循《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放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在千里山工业园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第一步便是强化2011年开始推行的驻厂员制度,更加明确职责——在园区的16家重点企业中安排安监部门工作人员负责厂区安全工作的贯彻落实,以日报、周报的方式上报安全生产情况,督促企业主动自查。其次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让安全生产的概念落实到每个工人身上。今年千里山工业园区已经开展了6次培训,每次培训近200人,让安全意识在每个工人心中强化,并且通过安全常识的普及,让工人学会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发生事故又如何实现自救。除此之外,通过安监部门定期组织企业间交流安全生产经验,探索出企业间互查的创新方法,在为对方找隐患查漏洞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企业相互监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

  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检测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汽车组件核对数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说起自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展的心路历程,韩永宽时常感叹:“企业刚入驻时,组织生产的人员规章都不完备,安全生产更是从零开始。再加上我们聘用的工人中有一部分之前从未从事过化学品生产,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通过驻厂员的指导监督,再加上园区内定期的安全培训,厂区的安全管理不断升级。安全管理日志记录隐患及时处理,厂区专职人员定期自查,我们还帮别的企业查出过安全隐患呢。”

  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普遍。”陈富说,面对这个难题,他的“小套路”是四个字——“软硬兼施”。

  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汽车组件。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2015年5月份,园区内一家煤焦化企业的煤气管道由于老化生锈发生轻微泄漏,暴露安全隐患,驻厂员督促企业维护无果。其实企业也有苦衷,2015年焦煤现货市场由于需求弱势等因素影响,焦煤价格一路下滑,生产每吨焦炭至少亏损150元。厂区内老化的煤气管道有50米,更换维修需要投入近100万元,而且还有可能让企业面临停工损失。陈富意识到,对于这类企业一味地罚款只能增加“负能量”,于是他一方面不断与多个企业负责人约谈,消除侥幸心理,严格要求企业拿出整改办法;另一方面将企业情况上报政府相关机构,为企业寻找破除困境的方法。经过近3个月的协调,企业决心整改,采取政府借款加商业贷款的形式解决维护费用,安监部门组织驻厂员和专家设计维护方案,利用3天时间在不暂停生产的情况下完成了50米煤气管道的更换。

  陈富说:“安全监管工作其实并无套路可寻,严格按法律行事才是安全工作的保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叶文畅 于海东 霍晓庆 郝飚 郭力 柴思源)

[责任编辑 李珍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吊装风机
巴音牧仁苏木的“海团长”
来凤凰山滑雪吧
保障安全,多部门联手排查娱乐场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四督查组在赤峰进行检查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九督查组在包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云光中: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六督查组在巴彦淖尔检查
• 首府轨道交通建设用上了“钻地龙”!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八督查组在锡林郭勒开展检查工作
• 李佳: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