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天大地大 安全最大·现场点击】做足“功课”上冰面
内蒙古新闻网  16-12-25 09:1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记忆中,盛夏的呼伦湖美丽而辽阔,浪花拍打在岸上,有种身处海岸线的感觉。然而,寒冬的呼伦湖却是异常寒冷的一块大冰,站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阵阵旋起的白毛风吹在身上、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

  12月18日早晨6点,记者随呼伦贝尔市呼伦湖渔业公司的捕鱼工们踏上了这一天的冬捕之旅。

  “呼伦湖冬季结冰期长达6个月,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冰,有两个香港那么大呢!”呼伦湖渔业公司红旗分公司党组书记刘信骄告诉记者,冬季鱼产量占全年产量的80%以上,他们会在每年的12月中旬到春节前夕进行冬捕,捕鱼量为1000吨。这段时间,工人们都是早晨6点上冰,晚上七八点才收工。

  冬网捕鱼有“三大”:一是网大,总长1600米左右;二是运区大,每网运行达两三平方公里;

  三是产量大,一网上来,少则二三吨,多则十几吨。冰下捕鱼先由生产队长判断并选中渔区后,插好标志,再开凿入口,在入口左右两翼300米处各钻上10个冰眼并导入引杆,把大拉网拉进冰下,当大网的两翼各运行到300米后便转为平行方向向前推移,运行一定距离后,折向梯形的出网口收拢出鱼。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工序谨严,工程浩大。

  下午1点多,大拉网被拖拉机牵引的卷网机拉出冰面时,活蹦乱跳的鱼露出了水面。工人们一边整理兜网,一边往冰面上捞鱼。为了不使鱼冻成坨,工人们还不断地翻扬着。寒风中,一旁执勤的公安民警巡视着每一个角落,做好了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准备……

  “整个冬捕过程有着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冬捕前,渔政、安监等部门要先进行验冰,冰厚达50厘米以上,拖拉机等机械即可在冰面上行驶,这时我们开网捕鱼。”呼伦湖渔业公司生产部长刘贵彬说,冰面变化莫测,随时有裂痕出现。每天作业之前,都有专业人员探路。

  “现在我们都练就了‘金睛火眼’,一眼就能辨认出哪儿是危险地带。”50岁的冬捕工人刘红岩边翻着鱼边对我们说。

  组织职工安全培训,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更新设备,设专门工作组轮流上冰检查渔货安全……整个冬捕过程中,渔业公司做足了功课。

  “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靠个人。我们在工作时,都会穿戴最简洁的衣物,以免作业过程中被挂住拖进水里。工作时,大家还会互相督促提醒。”刘红岩说,10双眼睛总比1双眼睛看得清楚,和谐安全的环境是大家共同营造的。

  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寻路车已经确定了回岸的道路,卡车满载而归。我们的手脚也早已冻得麻木,脸颊涩涩的,嘴也说不出话来。跟着他们的车辙,望着月光映衬下皎洁的冰面,心里已没有来时的恐惧,只有满载而归的充实和快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蔡冬梅梁亮马建荃)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国际冬泳邀请赛在海拉尔区举行
【镜界】旗袍秀
内蒙古百万青少年今日在冰雪上撒欢儿
高峰研讨会 为呼伦贝尔全域旅游发展诊断把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13名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
• 内蒙古党委决定:郝茂荣任通辽市委常委、副书记 提名为通辽市市长人选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自治区党委中心组召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中心组集体学习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四次专题研讨会
• 自治区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会议召开
• 杭锦旗:“放母收羔”精准扶贫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