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搬进新家,59岁的辛双应每天都要早早起来,把屋子收拾干净整齐后,再到院子里走一圈。住了一辈子土坯房的辛双应,对现在的新家怎么看都看不够。辛双应是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善岱镇召上村的贫困户,家里仅有的4亩地要供养一家4口,老伴儿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外出打工,家里还有一个姑娘在上学。最让辛双应感到无力的就是家里的房子:土坯房,坑洼地,一下雨就提心吊胆,生怕被水泡塌。还有让他觉得难堪的是,上初中的小女儿从来都不会带同学回家做客。虽然孩子不说,但是老辛知道,是因为家里情况不好。
孩子们一年一年长大,老辛盖新房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家里生活困难,女儿念书的钱靠的都是上学补助。老辛心里一直觉得,盖新房是件没指望的事儿。直到今年7月初,村干部来到老辛家,对他家的各项情况进行了登记,建立了贫困档案,还说政府补助3万元要给老辛盖一座30平方米的砖房。这事儿让老辛将信将疑。“没想到村干部的话没说几天,房子就开始盖了。”
说起这盖房的事,老辛到现在还高兴得合不拢嘴。7月8日开工,7月23日起主体,8月10日封顶,8月26日装修……这好事发生得让老辛缓不过神儿来。不仅是老辛家,村里11户贫困户的房子都在眨眼间变了样儿。“村书记、村长不用说,乡里的、旗里的干部三天两头就能见着,帮着解决困难,还上手干活。”老辛对干部们的感谢溢于言表。眼看着砖房一天天建起,辛双应找到村里,提出自己参与工程顶钱,想再多盖些平方米。现在老辛家70平方米的新房,铺了地板砖,装了铝合金落地窗,屋子吊顶通了电,还按照农村的习惯盘了火炕。“等孩子回来,看见现在的家,准高兴!”老辛嘿嘿地笑着。
不仅有了新房,老辛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村里的护林员。每月400元,一年下来就是4800元,这对于庄户人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同时,村里还给老辛办理了低保。“干部们是真为我们着想,听说以后还有扶贫项目,让村里人都走上富裕路,这事儿我绝不掉队!”说这话时,老辛的眼睛直放光。看着扶贫档案室里全镇328户贫困户的扶贫进度表,土左旗善岱镇镇长李跃卿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造血”这件事。“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守住民生底线,扶贫光靠‘输血’是不够的,精准扶贫要有长远眼光,要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切实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也是我们守住民生底线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说起扶贫,李跃卿思路清晰。精确识别,把握贫困户的动态变化;因户制宜,切实改善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这只是善岱镇扶贫工作的第一步。目前,善岱镇已陆续向兴安盟等地派出考察人员,积极拓展思路,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土左旗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386户5399人,贫困人口分布在全旗的265个行政村。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帮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目前已经完成年内贫困人口减贫2272人目标。”土左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云丽琴告诉记者。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海龙 郑学良 叶文畅 海粼 史美越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