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手机里的心酸与温情
内蒙古新闻网  17-01-06 09:45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地铁工程师日夜守候在工地,只能通过视频和孩子沟通——

  打开手机,看到的是孩子的笑脸

  唐国浩在宿舍看着儿子的照片

  芦秀芬与地铁工程人一同为地铁建设出谋划策

  每天晚上八点,对于芦秀芬来说,是一天之中最温情的时刻。每天这时候,是芦秀芬与儿子视频的时间,通过亮着屏幕的手机,芦秀芬能感受到儿子的思念,而儿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抱着孩子的照片睡

  踏实

  芦秀芬是中铁九局呼和浩特轨道交通一号线项目部工程经济部副部长,她是一名干劲儿十足的80后,是一个从黑龙江齐齐哈尔来到首府青城建设轨道交通的工程师,同时,她也是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

  芦秀芬住的宿舍是项目部办公区里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同屋的还有一个姑娘,两人的床位占了室内的大半间,中间只留下约三米长,一米宽的过道。芦秀芬的床铺在房屋的右侧,整齐干净。每晚八点多,芦秀芬都会心中怀揣着小窃喜,窝在这张单人床上等待着和儿子视频,这时候是她一天之中最放松的时刻。

  打开手机,儿子的笑脸迎了过来,一声“妈妈”,叫的芦秀芬内心暖暖。

  “妈妈你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睡觉,有没有想我……”儿子的问题一股脑儿的抛给芦秀芬,这时常让芦秀芬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操心的人。芦秀芬乐一乐说:“我儿子这么小就开始操心,跟我时常在外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工作,芦秀芬与儿子相隔遥远,只能与孩子每天在手机里见一面……

  “我已经快半年没见到儿子了。很多次,孩子都想让我回家,但他是男子汉,从来不直说,常常会以‘妈妈,你知不知道我又长高了?知不知道我今天遇到什么事儿’等等来间接的告诉我该回家了。还有很多次,我明明已经订好了火车票,但因为工作的变动性非常大,所以退票成了常事儿。”

  芦秀芬每天凌晨三点才能睡觉,清晨六点半就要起床工作,对她来说,只要地铁建设没有完工,她就永远有做不完的工程资料。而同时,每晚工作之余,看看孩子的照片才得以安心入睡,也久而久之成为了芦秀芬的习惯……

  手机里的爸爸

  心酸

  “宝宝,想爸爸没有,爸爸在哪里呀?”刚满16个月大的孩子拿起手机咿咿呀呀地叫着:“爸爸!”

  这是工程人唐国浩的孩子与其妻子的对话,听说了此事,唐国浩心里很酸涩,一个硬汉强忍着泪……

  “我的媳妇和孩子都在老家,现在一在孩子面前说起我,孩子就会拿起手机,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只能在手机里看得见。”唐国浩说。

  31岁的唐国浩,也是一个在呼和浩特工作的东北人,看着路边已有了积雪的他不自觉地发着呆,此刻,他千里之外的老家铁岭也是银装素裹,他的儿子会不会正在雪地里快乐地玩耍呢?

  距离上次回家已经又过去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了,而从儿子出生至今,唐国浩陪在妻儿身边的时间也不过四十天。只要能抽出时间,他就尽可能的和儿子视频聊天,以至于在孩子的认知里,爸爸,就是置身手机中的那个人。每次有人问孩子,爸爸哪去了?孩子都会指着妈妈的手机,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爸爸……”

  说到不远的春节,唐国浩说:“我这个工作就是这样,别人不走我不能走,我估计是项目部里最后离开的。因为不确定多会儿可以回,从1月15日到1月二十几日,我抢了好几张火车票,到时候就看哪天能走,现买票一定来不及,所以都得提前备好!”唐国浩说,一年漂泊在外的工程人,没有一个不想过年时能早些回家的,但前提是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先完成好。

  舍小家为大家

  手机里的温情是令人心酸的,通过手机那个小屏幕,我们感受到工程人对于家庭的渴望,芦秀芬和唐国浩的故事,只是首府工程建设大部队的点滴,如二人一样的工程人都正为了首府的建设而牺牲自己与家人的团聚时间。芦秀芬说:“为了城市建设,我们工程人必须要走在第一线。对于家人,虽有愧疚,但我相信,他们会理解。舍小家为大家,只要家人一条心,在哪里都能够相聚。”

  “对家庭的亏欠是有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亏欠市民对我们的信任。在地铁建设中,我们工程人要身先士卒,将所有工程上的事物全部规划出预案,也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工程问题归纳总结,及时应对,为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努力。”唐国浩说。(记者 许婷)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达斡尔族养马人家
“泼水成冰” “嗨”起来没够
信息录入
夯实安全基础 确保安全生产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2017年在中国坐飞机又有新规 快来学习!
• 我们该如何养老?是时候该有计划了
• 刨根问底,千人错领400万低保谁之过?
• 一起来看 您的“养生真经”取到手了吗?
• 情人节我们收到的是月季?快来鉴别!
• “最高龄产妇”为何让人唏嘘感慨?
•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个党史国史纪念日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