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村位于大双庙镇镇区中部,全村贫困户42户、150人,是宁城县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县委农工部在包扶过程中,用真情、出实招、使真劲,在深入贫困村户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创新了“六个一”帮扶机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村精准脱贫25户89人。
拍一张“全家福”,建立帮扶人与贫困户之间的“亲情”关系。下乡包扶人员主动到贫困户家中认亲、攀亲、结亲,把贫困户当亲人,主动融入贫困户。与贫困户照一张“全家福”,让贫困户与帮扶人更加熟悉,感受到帮扶人就是他们家中的一员,与贫困户共商脱贫致富之事。
办一件实事、好事,解贫困户燃眉之急。农工部各包扶工作人员想贫困户所想,急贫困户所急、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如陈志新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由于患脑出血,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没有收入,失去经济来源,针对此问题包扶人员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帮助陈志新办理了大病补助,有效缓解了家庭贫困现状。截至目前,农工部共为大庙村贫困户联系办理残疾证、准生证、申请救助资金、落实惠民政策等实事50余件。
上一个项目,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深入分析贫困户致贫、返贫原因,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对于因缺少土地、缺少技术致贫的,确定了发展养殖产业脱贫38户;因环境因素致贫的,确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户、危房改造3户;因学致贫的,上报“雨露计划”高职高专学生15名。
建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构建贫困户共建共营的长效增收体制。通过借鉴外地经验,多方征求贫困户意见,去年年底组建了宁城县农惠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49人,其中贫困户147人,理事会、监事会绝大多数社员均由贫困户代表组成,改变了贫困户以往“单打独斗”不成规模和短期效应的不利局面,走上了合作脱贫长效增收的新路子。
提供一条就业信息,拓宽了贫困户的致富门路。农工部全体帮扶干部与就业部门、劳务公司、招工企业等加强联系与沟通,开通多种渠道,帮助贫困户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人数。截至目前,已为全村提供有效就业信息38条,安置就业人员12名。
送一次温暖,让贫困户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逢年过节每名包扶人员自掏腰包为自己的包扶户献上一份爱心,送去一份温暖。在今年的元旦期间,农工部全体帮扶干部为42户贫困户送去衣物、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让贫困户体会到帮扶工作带来的温暖。(通讯员刘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