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家乡美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营未成年人网络春晚彩排 看小学生演绎大爱温州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1 11:06 打印本页 来源: 温州网  
 

  导语:2017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浙江省网信办组织开展“温暖中国”浙江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以“温暖中国”为主题,记录群众身边的真情故事、凡人善举,普通人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大爱情怀,以及基层干群密切、军民团结、民族融合的感人事迹等。

  1月19日至1月21日,2017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主场活动在温州举办。这是连续六年被网友评价为“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十大网络春晚”,首次交给一个地级市承办。

  1月21日,本届晚会的重头戏之一、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将在温州广电中心举办,包括获得一等奖在内的温州三个节目将参与演出。据了解,本届未成年人网络春晚最终由网站、电视台等从国家到地方的媒体平台上播出。

  今天,记者独家探访彩排现场,为大家带来温州节目获奖的秘密。

  温州五节目获奖一节目获一等奖

  温州市籀园小学编排的《少年义工队》,获得本届未成年人网络春晚节目类一等奖。

  一等奖得之不易。仅以温州为例,就有全市1000多所学校向所在县(市、区)推荐了参赛节目,市本级最终筛选出49个节目。然而此次活动面对的是全国,如温州般激烈竞争场面,还出现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21个省(自治区)57个市(自治州、直辖市)。

  《少年义工队》主创人员之一、籀园小学教师周甲冬介绍,在2016年初,他和温州市文化馆的舞蹈干部俞彬筹备该舞蹈节目时,就决定以“红日亭”作为创作背景。

  温州市区东门有一座红日亭,一群老人40年如一日,在此夏熬凉茶,冬施热粥,风雨无阻。中央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曾专程来温,调研“红日亭”道德现象,盛赞“红日亭”现象是全国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值得全国学习和借鉴。

  在今天的彩排现场,台上的25名学生演员,穿着红色马甲,围着“一锅粥”,欢快地将“红日亭”老人们日常切菜、煮粥、赠粥等动作,以艺术的形式演绎地惟妙惟肖。

  周甲冬说,为了真实地表达情感,他们组织学生多次到现场,帮助老人们一起传播爱心,“这也是我们选择‘红日亭’的原因,一是了解,二是传承这种美德和善举”。

  传承美德,也是温州市实验小学编排参评节目的出发点。他们的歌舞节目《最美在温州》,获得了本届活动的三等奖。

  《最美在温州》的主创人员、实验小学教师杜丹萍说,她喜欢这首歌的歌词、旋律和里面动人的故事情节,完美的将“最美温州人”热爱温州、崇善敬美的品质融入其中。

  据了解,此次温州获奖的节目还有,温州二中的《骑单车的中学生》、鹿城实艺教育集团的《箱子里的梦想》、永嘉县彩虹堂艺术学校的《歌唱二小放牛娃》等三个节目获得三等奖。

  小学生如何真情演绎大爱温州

  参评之初,周甲冬和杜丹萍都没想到,节目能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如此荣誉。

  事后分析,他们认为,选材和技巧很重要,“红日亭”和《最美在温州》本身蕴含的情怀,为节目的最终胜出增色不少。杜丹萍说,温州市实验小学合唱团,在全市、全省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更曾在全国中小学艺术节展演中获合唱类节目一等奖,“技巧、水平,我们都有”。

《最美在温州》彩排

  但艺术最终区别于工艺品,靠的是作品的灵魂和情感,小学生能演绎出它们的善、爱、美吗?

  周甲冬和杜丹萍说,他们能,“学生的情感很到位”。周甲冬会带着孩子们,在“红日亭”现场体验和观摩;杜丹萍则会通过报纸和视频,向孩子们讲解何为崇尚敬美。

  但除了这种临时把佛脚的方式外,更多的是日常德爱教育的潜移默化。

  温州市实验小学一直以来将“小脚丫”在行动志愿者服务,作为德育教育的抓手。其誓词就是:“……尽己所能,不求回报,用行动播撒爱心、用微笑传递温暖……”,特点是长期服务,做真正的慈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捐赠旧衣服、上街扫马路等活动。

  在温州市籀园小学则以每个年级一个主题的六年六行和入学、成长、毕业划分的三段三礼为框架进行德育教育。他们不仅在校内开展微劳动,关注每一步,更融入社会,周末定好主题分好工,在家长的组织下去图书馆开展爱书护书行动,去景山公园开展“我为环保出份力”捡垃圾活动,去“红日亭”开展义工活动等;而在成长礼上则会有慈善结对或义卖活动及孝心活动。

  这种自发行动的背后,则是全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大力推动。

  温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一直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历年来的测评成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温州的学校少年宫有172所,为全国第二;村级“春泥计划”活动点3319个,居全省第一,未成年人的实践平台建设得好。“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春泥计划”、“网上祭英烈”、“扫洒应对”等中央、省部署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得很有声色。

  本届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主场活动由中央文明办指导,中央文明网、中国未成年人网、浙江省文明办和四川省文明办联合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广电传媒集团联合承办。(记者 项锐)

[责任编辑 李珍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2017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响沙湾深处观日出
节日市场有保障
第二届华语诗歌春晚在青城上演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精彩回放
• 王中和同志简历
• 李纪恒同志简历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精神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