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温暖回家路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春站免费为残疾大学生送站30年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1 17:14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踏上返乡旅途的这一天,王祥甫早早起了床,收拾好行李,在宿舍楼大厅等候长春站的工作人员来接他。

  今年大四的王祥甫是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系的盲生。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国内第一个为残疾人成立的高等教育学府。对路远的学生来说,每年寒暑假回家就成了难事。不过,王祥甫说,大学四年里,家在潍坊的他从来没为回家发过愁。不管是回家或是返校,只要王祥甫打电话,就会有长春站的工作人员帮助他购票和乘车。

  1987年,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成立后的第一个寒假,长春站得知残疾学生乘车的诸多不便后,主动提出要为他们提供义务送票到校、接送到站、背扶上车的“一条龙”助残服务。到今年,这项爱心助残服务已经坚持了30年。

  王祥甫返乡这天是个寒冷冬日,长春站“春之约”爱心服务团队的11名工作人员与共建单位公交集团62路公交车一起,来到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接王祥甫和另外21名残疾大学生返程。

  大一新生邓明亮第一次享受长春站的送站服务。父母刚送他来大学报到时,还担心眼睛看不见的儿子放假回家的问题,“没想到还有免费接、送站这样的好事”。

  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长春站的这项爱心助残服务早已经在学生中间口口相传。

  王祥甫一行来到长春站候车大厅时,恰巧路过的车站客管科科长王旭迎了上来。今年50多岁的王旭,30年前刚好担任客运车间团支部书记,是这项爱心助残服务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

  王旭回忆说,起初车站里没有轮椅,也没安装电梯,年轻的男工作人员就背腿部残疾的孩子上下车。“每次寒暑假见到这些孩子,都会被他们身上的阳光和坚强打动。”王旭说,很多有文艺特长的残疾学生会在候车时为大家表演节目,有弹吉他的、有唱民歌的。

  现在,残疾大学生被接到长春站后,会被引导到“朱立红爱心服务室”,这是3年前专为老弱病残及妇幼开设的重点旅客服务室。王祥甫和同学坐下后,有工作人员给他们送上热水,并对其车票信息进行登记,再按各车次的检票时间,带他们走绿色通道上车。

  “车站志愿者接着负责把每一位学生引导到列车座位上。”朱立红介绍,同时还会和每一列车次的列车长进行特殊重点旅客服务交接并登记在册,让列车长对残疾大学生给予照顾。

  除寒暑假为这些残疾大学生提供义务送站服务外,平日里,他们单独乘坐火车时,也可以联系长春站享受相应服务。不仅如此,多年来,对于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长春站还利用党员救助基金为他们买车票和路上的饮食。

  30年来,长春站最初租用大客,由休班客运职工义务接送残疾大学生,现在与公交公司和出租车雷锋车队共建、成立“朱立红爱心服务室”和志愿服务团队来提供专职服务。不仅如此,长春站还主动协调了当地公路客运、民航等交通部门一起为残疾大学生提供爱心服务。

[责任编辑 李珍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2017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节日市场有保障
第二届华语诗歌春晚在青城上演
【现场】呼和浩特市食药局集中销毁问题食品药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 王中和同志简历
• 李纪恒同志简历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精神
• 【网络媒体走转改】“科技套餐”进驻农家大棚,省时省力省心
•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公告
• 李纪恒与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集体观看《爱在胡杨》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