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四岁的时候,成长在老包头东河区东门大街的大院里。院子里深处,总有一个卖糖人的爷爷。那时候,得了一毛钱,就飞快地跑去院子深处,一毛钱递过去,卖糖人爷爷用一根牙签长的细棍儿,在一盆晶黄透明的糖稀里一搅,绕两下绕断那牵牵扯扯的糖丝,递给我,我就一边舔着,一边走回家去。糖边走边化,没等舔完,糖稀顺着小棍儿流了一手,一路边走再边舔手……这种糖叫绞绞糖,此地话叫糖个绞绞。这种记忆相信很多内蒙古的80后都有吧?
长大后,再没见过那卖糖人的爷爷,听说去世了,他的手艺在包头也失了传。直到我遇见糖人李,又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在麦芽糖糖稀一绞,卖一毛钱的糖个绞绞。
在包头初见糖人李,我24岁,是刚去包头日报社实习的小记者,每天靠“扫街”发掘新闻素材。那是2011年的阳春三月天,还有些料峭春寒。我从青山军港花园小区门口经过,见围了许多人,也围了去,只见一人吹捏着各式各样的糖人儿,孙悟空、猪八戒、马、兔子……惟妙惟肖,引得大人、小孩儿围着拍手叫好。我对他做了个稚嫩的报道并刊登上了报,他说他叫“糖人儿李”。电子报的发达,互联网的海量储存,随用随取,使人摒弃了藏报的习惯,现在那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却是找不见了。
又见糖人李,是2017年1月24日,腊月廿七,在自治区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的活动中,我们一行人来到我的老家,包头市青山区。来到了东达山艺术区,一眼认出糖人李,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其他剪纸、捏泥人、做花灯的传承人一起,传承着年俗。他递给我一根那时一毛钱的糖绞儿,勾起了许多小时候的回忆。
糖人儿不仅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它和剪纸、做花灯、捏泥人儿一样,也是包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保护,那这些技艺,将只会存在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并随时间消散去。
在东达山艺术区里,各种民间技艺得到了保存,市民也可以免费参观,去看看那剪纸,去玩玩泥巴,去尝尝小时候的糖个绞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