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梁棚户区改造,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2017年“温暖中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回到了包头老家,又到了北梁。
1月23日(腊月廿六),北梁新区北二社区北八区,61岁的赵忠清领上了钥匙,在温暖明亮的新房,赵忠清激动地连连说好:“窗帘杆儿都给我安上了,窗帘一挂,把以前的沙发和床往进一搬,大年就能在新房里过了!”
搬新家过大年,喜上加喜。新房的厨房、厕所、水电暖一应俱全,墙刷得洁白光亮,这一切让赵忠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就连过年的玻璃都不用自己擦哩!”北二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里的小平米住户可以享受200元的家庭服务代金券,这个服务券可以用来请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擦玻璃。这项政策无疑解决了赵忠清的大问题。赵忠清患有高血压,还需要照顾半身不遂的老伴,“这下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今年可要过个好年了!”楼房两梯四户,其中一部是单架电梯,专门方便老人们就医。
和赵忠清一样,李文芳也沉浸在搬新家过大年的喜悦中。“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太高兴了。刚搬来的那几天,我高兴得3天没睡好。”62岁的李文芳说到动情处,已经是热泪盈眶。北二区保障性住房于2016年12月28日开始发放钥匙,仅一个月时间就有661户领取了钥匙,106户已经入住。
记者手记:
在朋友圈看到了我采访赵忠清一家的现场图片,配文写着“北梁居民住新房,瞅瞅记者乐成什么样,好似你家分新房?”
说实在的,北梁人实现安居梦,我跟他们一样高兴。我也是梁上长大的孩子,北梁旧貌在我心里也有深刻的记忆——
小时候,北梁的榆树沟,夏夜里,梁上的天黑得晚,8点多,上灯了。这星星点点微亮的橘色的灯光,像是橘,香甜中又带着些许的酸楚。北梁的夜色,与别处自是不同。
狗吠了,蛐蛐叫了,天刚落黑,我们小朋友们开始藏猫猫了。一号院儿的小朋友蒙眼倒数,二号院的小朋友藏到了三号院的土墙后,捂着嘴,窃笑着,生怕出一点响声惊了人,发现了自己。一不小心蹭掉墙上的一块土坷垃,蹭了一身土。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即使茅屋为秋风所破,我们这些沉浸在捉迷藏的欢乐中的孩童又怎会懂得?
每天幼儿园放学后,回家要上梁,爷爷的自行车后座驮着我,自己下了车子,推着我爬坡上去。骑自行车下梁时,刹车不灵就上脚,鞋底子比在哪儿都磨得快。
百年来,北梁风雨飘摇,几世同堂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房里的,有我的亲人,有我的发小,有我的老邻居。
“住了20多年的土坯房,晴天一身土,柜上一层灰,雨天穿雨鞋,出门两脚泥;几百户人家用一个旱厕,早上内急排队上厕所、倒尿盆;冬天炭堆里打炭生炉子,铁簸箕端上一满簸箕炭,点起炉子一扑一脸灰,满家青烟和一氧化碳味儿;黑夜睡下被窝热乎头皮冷,没等睡醒就给冻醒;早上起来棉裤秋裤冰巴凉上不了身,先打着哆嗦下地捅着炉子,火筒子上给娃娃烤棉裤……”
“几十年了,做梦都梦见搬进楼房里呀!”4年前,北梁三官庙社区居民高俊平的这句话,代表了多少北梁居民的心声。
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一批批的北梁居民实现安居美梦。(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