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发展新变化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如今咱农民的生活真是很幸福!”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6 15:21 打印本页 来源: 陕西传媒网  
 

  “住院花了2322元,个人自付费用只有417元。这样的报销比例还有啥说的,咱老百姓得知足不是?”40余岁的加先生在为老父亲加维亮办结出院手续后,感慨如今党的惠农好政策:“如今咱农民的生活真是很幸福!”

  走进榆林子洲县老君殿镇卫生院,记者见到综合门诊科医生李紫阳正在为患者看病,家住淮宁湾镇的76岁老人拓云刚专程赶到该院就诊。就因为这里还是子洲县第二人民医院,周边4个乡镇群众更信任这里的医疗服务水平。

  “群众有什么突发情况,一个电话,家庭医生会随时赶到。今天院内住着58名患者,一般住院病人在80名左右,最多时住院患者曾达到过130人。”院长吴雄飞介绍道。

  2016年11月1日起,子洲县在老君殿镇卫生院试点贫困人口就诊支付制度改革,健康兜底扶贫。农村贫困人口门诊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在该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同时,整合大病救助和民政医疗救助等,贫困人口在此住院,个人自负费用极大降低。王家坪村71岁的加治富老人,被诊断患上支气管炎、脑梗死,住院治疗11天,总医疗费用4001.3元,出院时个人仅负担费用189元。

  随后,记者随同家庭签约医师团队来到早已出院的加治富家里,坐在轮椅上在家门口晒太阳的加治富看见医生:“你们又来了?”

  “我们来看看你最近身体如何?”。

  “血压还是有点高,药一定要按时服用。”基本检查后医师曹小涛叮嘱着。

  加治富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先后因病去世,如今他和老伴还有一个14岁患病的孙女相依为命,夫妻两人享受低保,孙女按孤儿每年享受1.2万元国家救助。

  “房子是政府扶贫给盖的,亲戚们也帮了不少忙,我们自己没花钱。现在有病了,家庭医生每月来家里两次,很准时为我调整药物。说心里话,多亏党和政府的帮助,要不然我们一家真的是活不了了!党和国家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加治富动情地说。(记者车喜韵、李龙飞)

[责任编辑 王彤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传承中华文化  培育少儿人才
【新春走基层】浓浓年味儿扑面来
回家过年
【定格】给扶贫牛号号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常吃高可可巧克力可能让大脑变“年轻”
• 过年,你还放烟花爆竹吗?
• 今年支付宝集齐福字更容易?两亿红包究竟能分到多少?
• 2017年,我的钱可以怎么投?
• 食物真的越贵就越健康吗?
• 小年缘何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
• “互联网+”玩不转手机回收?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