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年俗文化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贵州“功夫村庄”:千人练功夫、打糍粑 欢聚恋乡愁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8 11:10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甘溪侗寨侗胞“踩高脚马”比赛。 袁灿平 摄

  中新网天柱1月27日电题:探访贵州“功夫村庄”:千人练功夫、打糍粑欢聚恋乡愁

  记者张伟通讯员袁灿平

  红彤彤的对联,欢快的歌声,大红的灯笼,传递着新年的喜悦;练武术、打糍粑、演侗戏等充满乡愁的活动让甘溪的侗族同胞和海内外游客大呼过瘾。

甘溪侗寨侗胞舞龙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袁灿平 摄

  甘溪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群山深处的渡马镇共和村,寨子里有近百栋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整个寨子宛如一朵开在群山里的“桃花瓣”。虽是隆冬时节,甘溪侗寨里依然绿意盎然,穿寨而过的小溪清澈见底,时有鱼儿翔游其中。

  由于寨子里的人世代习武,男女老少个个双目如电,舞起拳棍来更是虎虎生风、刚劲有力,而被誉为“功夫村庄”。

甘溪侗寨侗胞打糍粑闹新春。 袁灿平 摄

  中国农历新年临近,寨中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举行以“恋乡愁、庆团圆、过新年”为主题的集体过大年活动。“侗家功夫表演”、“侗歌比赛”“舞龙”、“打糍粑”等充满浓浓乡愁的趣味活动相继上演。

甘溪侗寨侗胞千人同吃团圆饭。 袁灿平 摄

  村里的老人陈通辉告诉记者:村里几乎人人都有一手功夫,练功夫能让人强身健体,不易生病。对于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来说,功夫又有另外的意义。陶光标说:在外想家时,会“耍两手”,功夫中有童年的记忆,有浓浓的乡愁。

  如今,“功夫”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年都没有爱好者慕名而来,更有法国、瑞典等海外游客自费前来学功夫。

  在侗寨过大年,打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海内外的游客和甘溪侗胞一起合力打糍粑,近百年历史的木质粑槽里“咚咚咚”的声音响彻整个寨子,把喜悦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大家还在亲手打出的糍粑上写上“家”、“团圆”等,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甘溪侗寨侗胞写春联、迎新年。 袁灿平 摄

  夜幕降临,欢乐喜庆的气氛却丝毫没有减弱。侗胞搬来八仙桌摆满整个广场,与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开始吃起了集体年夜饭。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侗家酿造的米酒。大家一边敬酒一边唱侗歌,用歌声讲述过去一年来的生活变化,表达新一年的美好愿景,个个脸上都挂满了幸福和喜悦。

  “集体过大年的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参加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寨子也一年更比一年美丽。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甘溪会更好。”村支书陶光荣开心地告诉记者。

甘溪侗寨侗胞打糍粑闹新春。 袁灿平 摄

  陶光荣的底气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旅游的发展。充满乡愁的民俗活动让甘溪2016年吸引2万余人次海内外游客到访,民众增收50多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甘溪侗寨正规划主打“功夫牌”,筹建功夫馆和功夫广场,让“功夫村庄”名扬天下。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