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年俗文化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那一年,我们这样过年……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8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银川1月27日电 (阎梦婕)那一年,我还小,可以打打闹闹没有烦恼……

那一年,我还小,有美丽的新衣服和怎么都看不过来的烟花炮竹……

那一年,我还小,有大大的红包还有怎么样可以偷吃到糖的烦恼……

那一年,我还小,我的年这样过!

【网络媒体走转改】那一年,我们这样过年……

40后:吃到一颗糜子糖就是幸福

讲述者 刘振清

我出生于1943年,在那个年代我们家和别人家不太一样,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即便如此,生活过的也很苦。

解放前,我的父辈从外省逃荒逃到了彭阳县柳湾村,看到这里山大沟深没人管,就把家安在了这,所以我是在柳湾村长大。虽然这里地广人稀,我们占了很大一块地,但是环境恶劣,一年基本上收不上个啥。

平日里我们就吃些糜子、灰条或者用干草推的面,所以过年的时候能有个红薯都是好吃的,要是能有个馍馍就更是个了不得的事。小的时候过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吃一颗糖,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果糖,只能自己用糜子熬糖。有一年家里来了个亲戚,给了我一个糜子糖,一直都舍不得吃,实在忍不住了才拿出来舔一舔,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现在的孩子过年都要买新衣服,以前我十三、四岁了都没有裤子穿,只能一天窝在炕上,盖着毡子取暖,一翻身就会四处漏风,特别冷。

标签: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