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年俗文化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那一年,我们这样过年……
内蒙古新闻网  17-01-28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网络媒体走转改】那一年,我们这样过年……

60后:听当兵的父亲讲故事就是幸福

讲述者 刘琴

我出生于1964年,是一个石油工人,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以前父亲在部队当兵,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回来几天,他平日里很严肃很少和我们交流,但是那一天,我们可以围着他,爬高上低的听他讲打仗的故事,这是最幸福的事。

过年时候,母亲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先是给我们五个人每人做一套新衣服、新鞋。过年前三、四天,就开始做馍馍、炸油饼子、卤肉。小的时候每到卤肉的那一天我都会熬夜,听到厨房里父亲和母亲开始讨论肉熟了没有的时候,都会假装起来上厕所,顺便“帮忙”尝尝肉的味道怎么样。

大年三十是最隆重的时候,父母会把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让我们吃。然后就开始磕头拜年,那个时候父母给的压岁钱是每人一毛钱,即便如此,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虽然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和电脑很单调,但是全家人都会在一起守夜。父母还有兄弟姐妹都会相互的玩一些小游戏、讲故事,边玩边包初一的饺子。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家里的孩子就开始准备放鞭炮,那个时候家庭条件都不好,父母会把整串的鞭炮拆开,给我们五个人每人发上几个。

标签: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