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在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敖劳不拉村李福小家,记者看他正忙乱着置办年货。厨房里热气腾腾,灶台大锅里蒸着馒头,一揭锅盖,一大锅点着红色、绿色点点的开花大馒头溢出阵阵香气。在新房子新厨房里准备过年的吃食,李福小俩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前几天擀了豆面,今天蒸馒头,再过几天炸糕圈、丸子、酥鸡。“今年过年肯定人多,得多做点儿。”李福小的老伴儿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李福小老俩口体弱多病,一年到头侍弄庄稼的收入,都用在看病吃药上,两个孩子光景也过得紧巴,贫困户的帽子似乎就要这么戴下去,老俩口不甘心。不管咋说,不能这么过下去,李福小盘算着如何的翻身。
那一年是2015年,变化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的。2015年11月份,帮扶单位准格尔报社,给李福小家送来两头活蹦乱跳的猪仔,帮他家发展养殖业。紧接着,2016年初,村委会和驻村干部帮着申请了危房改造。7月份新房盖起来了,亲戚们你买个茶几,我买个沙发,没多久就把家具置办齐全。10月份的时候,老俩口欢欢喜喜迁新居。又过了1个多月,2只猪仔已长得膘肥体壮,个个300多斤,李福小卖了1只,剩下1只自家留着吃,一年的油肉就不用买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李福小老俩口的好日子是众人帮出来的。“他们家虽然日子过得穷了点,但是人情好,平时亲戚、乡邻们都爱过他们家串门走动。”纳日松镇敖劳不拉村村主任李军说,“因为人情好又勤劳,所以大家都愿意帮助他家,这样的贫困户脱贫指日可待。”
临近春节,帮扶单位准格尔报社,再次来到李福小家,前几次过来时,是土房土炕,李福小满脸愁容;这一次,是崭新的砖瓦房,夫妻俩高兴地逢人便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帮扶单位,今年,他还准备发展养殖业,争取把这日子过得更好,早日脱贫奔小康。”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准格尔旗牢牢把握扶贫开发工作重心,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推行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地,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截止2016年底,全旗1907名国家标线下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735元,超过国家2020年脱贫越线标准。
准旗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说:“2016年准旗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59.6万元(不含易地搬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保证村村都有特色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作为最大的脱贫攻坚工程和重要抓手,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过程中,优先解决贫困户危房改造、电网升级、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问题。全旗171个旗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包联嘎查村结成精准帮扶对子,1261名干部与1861户贫困户结成精准扶贫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定思路,出点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玉琢实习生乔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