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满天飞,鞭炮响不停,三只卡通鸡摇头晃脑,跟着音乐节拍跳起了舞蹈……”大年初一的早上,家住山东省寿光市的小晨曦刚拜完年就拿着手机,开始观看一段在微信中热门分享的拜年动画,并模仿“卡通鸡”说起“鸡年大吉”。
“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电脑,从网络中体验年味儿。”小晨曦的父亲刘勇说,虽然在除夕夜、大年初一的时候也会带着儿子放鞭炮,但儿子反而更愿意用手机和电脑享受“鞭炮动画”带来的乐趣。
放鞭炮贺新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年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欢乐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随着互联网风生水起,以及人们对空气质量和环境的日益关注,放鞭炮的年俗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寿光市的一家烟花爆竹直销店里,摆着“喜庆礼炮”“中国红”等各式各样的大红色鞭炮。据该店经理刘炳昌介绍,今年春节不少年轻顾客前来询问是否有售“电子鞭炮”。“‘电子鞭炮’能够比较逼真地模拟出传统鞭炮的声光效果,又可以循环使用,是一款很好的替代产品。”刘炳昌说。
“千家爆竹辞旧岁,万户红灯迎新春。”记者在拜年时,看到当地一位中学老师在家门口贴了一副这样的春联,随即走上前去与他交流了起来。他告诉记者,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年俗,承载着记忆,饱含着情感,“可喜的是,近年来这个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年俗正在朝着绿色环保方向演变”。
“满大街都是鞭炮味儿,今天雾霾又要‘爆表’了。”“没日没夜放鞭炮,吵得实在睡不着觉。”……大年初一,不少网友都在微博上发出了对放鞭炮年俗的各种不满;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春节就是要在鞭炮声中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一时之间,如何在坚守年俗和保护环境中实现平衡,成为争议的焦点。
在互联网时代,放鞭炮贺新春的年俗能够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与文化的魅力,留住日渐淡去的年味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引导人们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逐步减少购买和燃放鞭炮量,降低其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