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仪式感用一种可感可触的方式,给我们一次机会,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因为一点不一样而期待、兴奋、敬畏、思考、作别、重生。”
年,是很有仪式感的节日。一进入腊月,每一天都丰盈了起来。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浓浓的年味便是由这一项项仪式营造出来的。而最能体现年的辞旧迎新意味的仪式,就要数贴春联、守岁和拜年了。
贴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家家户户门口挂着桃符的景象。桃符是春联的源头。为趋避鬼怪,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据传第一幅春联是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挂在门前的“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春联以贺年为旨,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杜甫的诗句表现出除夕之夜守岁的快意。春节的核心节点是大年三十和初一。而除夕之夜,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据传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守岁,更有感受时光匆匆,珍惜光阴的含义。《唐才子传》里记载,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
拜年。“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的《甲午元旦》说明拜年在辞旧迎新之夜交子时便开始了。“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个头磕下去,带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和对长辈的尊敬。
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受拜的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邻里、同学、同事、朋友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年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尽管各地年俗不尽相同,但辞旧迎新、纳福迎祥的愿望是一致的;尽管年的仪式现在有了很多变化,但回家团聚的心声、对年的情感需求是共通的。年,其实是一个梦,包含着我们对所有美好生活的憧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