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正文   
小小马铃薯带富千万户
内蒙古新闻网  17-02-07 22:4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四子王旗扶持“中加”公司推进产业扶贫纪实

  “李叔,我们公司新研发出‘中加1号’新品种,薯形好、芽眼小,黄皮黄瓤沙甜,销路也好,您今年试种半亩吧。”

  “成熟期多长时间?咋管理?”

  “和您以往种的‘克新一号’‘荷兰十五’一样,100天左右。您一定要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去管理,否则就中止合同了。”

  “好,你放心,就按你说的做,保证不打一点圪坎儿!”

  2月6日,正月初十。位于四子王旗的内蒙古中加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提早行动,公司销售副总张宏伟已开始入户摸底签合同,这是他与四子王旗东八号乡坡底村56岁的村民李金良签订今年种植马铃薯协议时的情景。

  引进龙头企业做大马铃薯产业

  四子王旗属国家贫困旗,气候干旱少雨,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75万亩,其中马铃薯就有90万亩,是北方地区较大的马铃薯种植旗。2016年,经过精准识别,全旗贫困人口为5454户12634人,占全旗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15%,其中因土地气候等原因致贫的3396户7805人,占贫困人口61.8%。

  “马铃薯是我旗的支柱产业,然而,多年来农民们种植马铃薯仅够温饱。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选种、耕作上与国外有差距。如何让马铃薯真正变成金蛋蛋?市里充分发挥我们冷凉气候及马铃薯科研处于前沿的优势,制定了从薯都迈向种薯都的目标。我旗按照这一目标,近年来,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到种薯的生产全过程,让龙头企业强力拉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旗委书记武玉亮说。

  该旗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壮大。近两年,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流转土地3万亩,组培室、智能温室、日光大棚等已投入使用。目前,该公司年可生产脱毒苗5000万株、原原种5000万粒,可储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2万吨、合格种2万吨。不仅能满足该旗90万亩的种薯需求,还为四子王旗打造面向全国的种薯生产输出基地奠定了基础。

  在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四子王旗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种薯培育、鲜薯种植、精深加工、物流营销”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建成设施农业66万亩,达到农业人口人均4亩节灌田的目标,其中70%的设施农业种植马铃薯,占到马铃薯总播面积的37%,而产量却占到马铃薯总产量的60%以上;从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科学种植、储存能力到深加工都有了显著提高。

   “企业+基地+农户”让贫困户拔“穷根”

  农户种什么品种的马铃薯,企业也要管?

  “当然要管,像李金良这些农户都是公司的种薯合作户。我们统一提供种薯、统一技术标准、订单收购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张宏伟不容置疑地说。

  “我们企业是搞种薯研发的,必须有自己的基地才能保证质量,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雇用贫困户以及与农户合作三种方式,既发展壮大了自己,又帮助贫困户脱了贫,这是双赢啊!”公司董事长秦国华掰着手指精细地算着。

  “要不是有‘中加’,哪能安稳。我父亲得了癌症,二姐长年瘫痪,母亲去年下地窖遇窖塌去世,全家欠下20多万元的外债。我家20多亩地租给了‘中加’,我也在‘中加’得到一份销售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日子好过了,还清了一部分外债。”说起现在的变化,今年31岁李惠强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说起给“中加”打工,56岁的李金良那个高兴劲甭提了:“‘中加’没来前,累个死顶多挣2万元到头了,全村家家都是贫困户。现在,家里四口人,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我和老伴儿都在企业打工,我们也像城里人刷卡吃食堂,两人每天14元就够了。2016年又是个丰收年,我俩打工加上20亩的种薯收入,纯收入9万多元呢!”他还告诉记者:全村40多户人家,除了孩子在外地工作的,都在“中加”打工。

  龙头企业做大了,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目前,中加公司已流转73户贫困户耕地,户均稳定收入1万元,人均稳定收入4000元;从流转土地农民中长期雇工100人,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季节性雇工300人,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打造了20万亩种薯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旗6250户2.2万名农民从事马铃薯种薯产业,人均纯收入14850元。

  新年新气象,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月初九,李纪恒书记调研了我旗的扶贫产业,按照李书记的指示,我们将继续扶持像‘中加'这样有市场的创新企业尽快上市,并积极发挥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纳有生产资料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公司分红,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旗长赵利国信心满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责任编辑 吴钰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国门的“坚守者”
游八仙、扭秧歌,扭出健康新生活!
“桃花”树下映衬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
• 2017年呼和浩特的这几件大事,你可一定要知道!
• 【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我们的坚守是让其他人过个好年!”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听取自治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党组工作汇报
• 【新春走基层】包权家的日子有奔头
• 6日起雨雪来袭降温明显
•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