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爱已成为郎月英多年的习惯
2月14日清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家属院传出阵阵悦耳的手风琴声。细细听来,是前苏联名曲《喀秋莎》,欢快的节奏充满了浓浓爱意!
乐曲的演奏者是小区的刘燕铭老人,今年81岁。听众是他74的老伴郎月英。两位老人结婚51年,是一对儿金婚夫妇。
1966年2月,刘燕铭、郎月英经人介绍喜结连理,从此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之旅。刘燕铭是一名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郎月英是呼和浩特市第二毛纺厂的工人,含辛茹苦地相夫教子。
翻看老照片,追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之旅。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他们的生活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始,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升华。绘画、音乐、摄影……用现在的话讲,刘燕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郎月英不像丈夫那样多才多艺,年轻时干工作、年老后干家务。他们的生活仿佛难有共鸣,但却完美的互补。
“我做什么她都支持,精神上鼓励、生活中保障,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刘燕铭说,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时间顾家,老伴理解他;退休后发挥余热组织合唱团花费了大量时间,老伴仍然理解他。“我们第一个孩子临产时他因为工作不在身边我都能理解他,这些事还有啥不理解的。”郎月英用一生诠释着爱的理解。
如今这种理解仍在延续,角色却发生了反转。因为一生操劳,郎月英患有严重的腰椎病,不能长时间走路。4年前,刘燕铭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拉着老伴儿上街转转。
就像两个人的爱情一样,坐在刘燕铭身后的郎月英用一生去爱并享受着爱!
2月14日午后的暖阳下,刘燕铭用三轮车载着郎月英,一路上有说有笑。这一刻,他们就像一对年轻的恋人,女孩儿坐在男孩儿的自行车后座上,憧憬着未来。
此时,路旁的商铺里响起了那首著名的情歌:“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