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前不久,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村民赵子清家迎来上门贵客,他们是海勃湾区扶贫办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乌海分行工作人员,经过一番资格审核,一笔5万元贷款成为老赵致富之路的启动资金。
今年58岁的赵子清因意外事故失去左手,妻子患病多年,一家人仅靠几亩薄田和低保为生,是海勃湾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老赵始终有饲养肉牛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不曾想,海勃湾区扶贫办5万元小额农户贷款圆了他的致富梦想。
“5万元贷款分两年还清,由政府担保并贴补利息。我计划养5头牛,一头牛年收入4000元,还能下小牛犊,好好养下去,我想很快就会有翻身的本钱。”赵子清话语间对未来充满憧憬。
海勃湾区扶贫办副主任吴勇告诉记者,像赵子清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海勃湾区共有358户684人。为了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海勃湾区通过金融扶贫、结对帮扶、产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拔穷根。截至2016年底,海勃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近年来,海勃湾区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该区在全区抽调251名副科以上干部,对该区3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他们建立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健康状况进行分类,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引入产业项目引导他们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且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中的小额农户贷款等产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及农家乐等产业。对于患病残疾人群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通过采用“农区+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其从事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实现居家就业。千里山镇王元地村源联巧手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内,便有8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这里找到缝纫、刺绣等居家就业的工作。而对于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采取政府兜底的方式进行扶贫。
此外,对因学致贫的农区贫困户,海勃湾区实施普通高校新生资助政策。对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4万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新生一次性资助3万元。同时,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对家中有在校大学生、高职高专学生的农区贫困户给予每名贫困学生一次性补贴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