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东梅
“深化自治区与央企合作”解读:
“新常态下,随着要素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约束发生重大趋势性变化,曾经支撑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产业发展动力开始减弱,新的竞争优势还在形成之中,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力转换期。这一时期谁能把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把产业发展基点“凝聚”到创新上,谁就能加快度过转型期,更快的塑造经济新优势,保障经济行稳致远。”站在创新助力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东梅对深化自治区与央企合作进行了解读。
深化与央企合作是共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举措。
付东梅认为,深化与央企合作是携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举措,必将在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力促进内蒙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内蒙古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只有创新才能助推全区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价值,否则产业发展很难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转型升级更难以实现。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从目前支撑我区科技创新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较为薄弱。
基于此,需要我区立足自身资源、产业特点,进一步认识加快对接央企的重大意义,把与央企对接合作作为提升内蒙古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既要继续发挥好内蒙古所拥有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出央企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既要注重与央企的资金对接与产业对接,更要加强与央企的技术对接、智力对接,以此促进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成为内蒙古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加快对接央企,深化与央企合作是促进内蒙古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要素支撑。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独特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随着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央企加快创新步伐,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在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领军者”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通过对接央企,引进先进制造业、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推进内蒙古重大创新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可有力促进内蒙古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内蒙古重大创新工程、创新基地、创新发展平台建设进度,不仅是加快推进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优化内蒙古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抓手。
加快对接央企,深化与央企合作,是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内蒙古产业经济做大做强的需要。
做强经济离不开创新要素支撑。内蒙古拥有富集的能矿资源,煤炭、电力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后,依托神华等央企,内蒙古能源型产业已具备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全区做大经济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均已发生深刻变化,以单纯消耗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已不具备比较优势。未来,内蒙古更需在做强经济上下功夫,而做强经济意味着更多创新要素的支撑。因此,加快对接合作央企,不仅仅局限于能矿等已经成功对接的项目,更要积极谋求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的突破,在继续做大内蒙古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做强内蒙古经济实力,推动内蒙古向规模经济、品牌经济纵深发展。
加快对接央企,深化与央企合作是内蒙古抢抓战略机遇,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要素支撑。央企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排头兵,掌握着较多新兴产业的关键前沿技术,对接合作央企,有助于内蒙古加快在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突破,有助于加快建立集约型经济体系,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接央企可以加快培育形成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循环发展。
如何强化创新转型,推动内蒙古对接央企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创新与央企对接合作方式。
一是积极推进产业链合作。
围绕产业链配套完善,推进与央企合作对接,促进全区产业短链做长、单链做多、弱链做强,实现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的完整产业链条。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推进股权合作。
采取新上项目、新设合资公司、增资扩股、相互持股、股权置换、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对接,与央企形成更紧密、更牢固的联合体,推动全区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推进市场开发和资源控制等合作。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战略合作,共同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
要拓宽合作领域,强化与央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注重质量效益的产业格局。
一是强化与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发展。
以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区为发展平台,共同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有计划地推进产业对接。重点瞄准航空航天、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设备生产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快建设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园和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注重加强与央企在新材料、生物、信息等领域的合作,借助央企的科技人才优势,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大突破,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二是强化与央企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发展。
重点围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积极与央企对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是强化与央企在农牧业产业化领域的合作发展。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立足全区农牧业优势和特色,积极引进相关央企,打造一批特色生态农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农牧业供给质量。
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与央企对接合作主体。
一是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开展与央企的对接合作。
二是大力支持和引导有实力、有意向的企业,加入到与央企对接合作的队伍中来,通过引进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加快自身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依托现有的园区平台,加快引进央企合作共建产业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板块,形成央企对接合作的集群效应,逐步实现由单个企业之间合作向央企与产业园区合作延伸。(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