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元宝山区:三产融合让农业种出新业态
内蒙古新闻网  17-03-07 14:5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和润农业嘉年华的瓜廊秘境展区

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一角

  新春伊始,赤峰市元宝山区副区长程瑞宝格外忙碌。这几天,他正带着农业局的干部们在平庄镇大三家村做“万亩花海”项目的踏查。大三家村是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项目平庄站的所在地。为了搭上“高铁经济”的头班车,区里计划在车站周围、高铁和快速公路联接线两侧发展2万亩万寿菊种植园。依托这片花海,要发展以民宿为主的休闲旅游,还要发展万寿菊的加工产业,提炼叶黄素。

  一朵万寿菊,一边连着加工业,一边连着旅游业,这正是元宝山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所在。这座因煤而兴的小城,工业曾一度领先于农业的发展。为了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区里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催生了农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这几天,平庄镇新景村农民倪志华的农家乐格外红火。炖土鸡、蒸羊肉、蘸酱菜等农家菜,吃得人们满口生津。目前,元宝山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市场主体有28个,旅游点分布在区内80%以上的区域,安置就业6000多人。目前,和润农业的花、长胜村的果、木头沟村的葡萄等特色产品已小有名气,平庄镇的锦绣山生态园、小五家乡红塔山庄等景区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和润农业首开创意农业的先河。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4.8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展区,设立了创意农业馆、智慧农业馆、农事体验区和农业科技文化长廊等景观。展区内以七彩果蔬装扮,以五谷杂粮拼贴,让一处处景观有了土地的味道。目前接待游客数量已近5万人次。企业将把嘉年华打造成为一个常年性的项目,陆续举办“牡丹展”“菊花展”等一系列活动,真正把传统农业变成好看可玩的风景。

  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也带动了养老产业的发展。北京杜派克公司在小五家村兴建农业园区,种菜、养羊、发展林下经济。为开发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食品,园区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设1000亩养老地产。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伊品生物和瑞阳化工每年能消化玉米90万吨,把它们加工成赖氨酸、季戊四醇等产品,让小小的玉米像变魔术一样实现了“72变”。为了更好地让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区里建设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发展肉食品加工、粮食深加工、饲料加工、速冻保鲜四大产业。目前,仅饲料加工一项,年生产能力就达到150万吨。而配套发展的仓储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将三次产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记者:徐永升)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定格】包饺子赛手艺 迎“三八”慰孤老
【定格】过“主题党日” 迎“两会”召开
边疆牧民观看两会直播
【定格】500文博志愿者 “博物弘文”学雷锋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畏惧“丧偶式育儿”弊端,导致你不敢要二孩吗?
• 为何糖尿病人更易患心脏病?
• 按名索骥报学校?你会错过这些实力逆天的大学
• 你被食品谣言、中成药名忽悠过?
• 最补钙的10种食物!牛奶第三名,第一名居然是它!
• 30分钟内入睡?自测你的睡眠质量是否达标
• 李纪恒:进一步增强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