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医保异地结算有哪些影响?
内蒙古新闻网  17-03-09 10:0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惠民举措,能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看病难?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就此发表了看法。

  医保异地结算

  能给患者减负

  “这是关系千千万万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毕宏生2014年就提了实现全国异地医保结算的建议。他说:“一些农民工得病,都不敢去看。在城里看完病,要回家乡报销,有时路费都比医药费高。医保异地结算后将大大方便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异地就医。”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多人在非户籍地生活、工作、养老、就学。“老年人退休后和子女在异地生活,生病住院了,还得回老家去报销,颇费周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说,他们医院每年门急诊量5万多人次,约一半患者来自京外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雪芹说,跨省就医,患者先要在缴纳医保地开转诊证明,就医费用预先垫付,最后回到缴纳医保地报销,少不了一趟趟地跑。医保异地结算后,只要在当地开转诊证明,到外地就医就不用个人垫付费用,而且省去了回去报销的周折。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于长期异地定居、异地工作或者疑难重症异地住院的人来说将是重大便利。

  有效防堵漏洞

  保证“救命钱”安全

  各省区市相对独立的医保体系,不仅异地结算不方便,而且有漏洞。一些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同时还有一个“兼职”,就是“开发票”。

  记者了解到,因为全国的医保系统没联网,个别人花钱买大额“住院发票”,还包括“住院明细”“收费清单”等,然后回去报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认为,全国联网后既能方便参保人,也能堵住这个“骗保漏洞”。

  审计署今年1月24日公布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险基金专项审计结果,发现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共涉及15.78亿元。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省份虽已实行省内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但覆盖的医疗机构还不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制度中的漏洞,通过虚假异地发票骗取医保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认为,医保信息全国联网,有利于医保机构提升审核甄别能力,防范利用虚假就医资料骗取医保资金的现象,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

  与分级诊疗目标不冲突

  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会不会加重大医院“看病难”?毕宏生说:“实现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是要鼓励大家更多地去大城市看病,也不是说患者都可以随意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医;它解决的只是结算这个环节的问题。这与分级诊疗的要求不冲突。病人要异地就医,还是需要当地医院开转诊证明。”

  患者去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合理下沉,实现均衡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王执礼说,当前很多到大医院挂专家号的门诊患者,不少只是身体微恙,从社区卫生院拿点药就可以了,但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这既增加患者的就医成本,也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滥用。建议医保政策要有明确的导向性,真正发挥医保报销比例、医疗服务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加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别化支付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目前,上海、山东等地都在推行医疗联合体让大医院牵手附近的小医院,这不仅可以实现上下转诊,而且大医院的专家能定期到小医院出诊、查房,检查结果互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说,要逐步夯实基层,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避免就医盲目向大医院聚集,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有关部门应该协同配合,积极稳妥推进异地医保报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顾晋说,“既要加强基层、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的实力,使患者就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又要科学分流,方便真正必需的疑难杂症患者去省级中心医院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治疗。”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东升村平整土地备春播
【表情】我家儿女今日成人 十八而志青春万岁
【定格】清歌雅韵 秀女子风华
【现场】关注健康 为百名低收入女性免费体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最补钙的10种食物!牛奶第三名,第一名居然是它!
• 30分钟内入睡?自测你的睡眠质量是否达标
• 朋友圈疯传“六种醉驾可免处罚”这是真的吗?
• 政协委员们费劲写的提案 落实了多少?有多少被采纳?
• 让孩子坠楼的父母,应该谴责而非同情
• 2017全国爱耳日:安全用耳你必须要知道的事
• 小众药廉价药常短缺停产 如何保住“救命药”的命?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