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一个建议通人大 十年修得高产田
内蒙古新闻网  17-03-14 20:2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我家的地改造前都流转不出去,现在好了,一亩地能流转250块钱,好点的300多元。”初春三月,田里的积雪还没全部融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73岁的村民谭秀峰憨笑着跟记者聊地里的高兴事儿。

  老谭口中的改造,指的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际上,不只是五原,10年来,巴彦淖尔有500万亩中低产田已经或即将完成改造。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份人大代表建议。

  2007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内蒙古代表团以全团建议名义提出实施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被全国人大列为10个方面的重点建议之一。随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赴巴彦淖尔调研,并将调研结果的可行性、必要性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

  同年9月,财政部就该项目给内蒙古代表团做了答复。2008年1月,国家农发办采取一次性批复10年连续实施的方式批准该项目,每年改造50万亩,截止期限为2017年。

  “这个项目的投资之多、面积之大、受益群众之广、实施时间之长,史无前例,在河套农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巴彦淖尔市农发办主任邢国良说,从2008年到2016年,项目累计投入37746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89480万元、自治区资金145927万元、市配套资金30669万元、旗县区配套资金11391万元。

  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大破大立”,即打破土地现状,重新规划、开挖渠沟、修路、平整和整治土地,并重新分配经营,做到“渠、沟、路、林、田”有机结合。

  “最开始推‘大破大立’的时候,有些村民积极性不高。”乌拉特前旗新安镇镇长杨永军坦言,但后来发现效果不错,就都积极申请立项了。

  “我们家40来亩地,原来分散在十多个片片,现在就四个了”“原来地高的高低的低,浇地的时候都抢水,容易闹矛盾,现在地整平了,都好浇了”……河套农民你一句我一句,讲述自家田地改造的开心事儿。

  “2016年,巴彦淖尔市粮食产量达到62.9亿斤,比改造前的2007年增加30亿斤,80万农民受益,农业综合开发功不可没。”巴彦淖尔市政府副秘书长格日乐图告诉记者。

  事实上,随着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受益者早已不局限于农民,当地一些农牧企业也尝到了政策甜头。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国强说,公司流转了一万五千亩土地,通过政府改造中低产田,“土地对作物的供给足了,小麦质量自然就好了,这是很明显的”。

  十年之“约”,即将到期。当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巴彦淖尔将充分利用这些年农业综合开发打下的好底子,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记者刘红霞)

[责任编辑 魏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表情】厉害了青城学生:6年手绘120幅公交车型图!
【表情】年底买母畜 开春接羔忙 牧区贫困户 受益扶贫羊
【表情】春日暖阳 放风筝去!
【定格】植树节,邀您播撒绿色!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奔跑吧,内蒙古!
•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有啥实招?
• 内蒙古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合理容错 及时纠错 提振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 【现场】东升村平整土地备春播
• 李纪恒布小林看望我区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记者
• 内蒙古公安厅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签订信息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