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年全国两会 > 两会动态 正文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定道路自信走好关键一程
内蒙古新闻网  17-03-15 21:13 打印本页 来源: 经济日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总结。

  出席会议、深入团组、坦诚交流、共商国是,这是人民代表习近平的“两会时间”,更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摸民情、察民意、议大事、作部署的重要时刻。

  从2013年到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30次下团组聆听人民心愿、作发言铺展梦想宏图,每每引发代表委员和全党全国热议,成为备受中外关注的两会风景。

  犹记2012年11月29日,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的两会上,他进一步阐释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昭示了未来的愿景、共同的追求,更指明了施政的方向、肩负的责任。

  梳理总书记从十二届一次会议到五次会议的发言,改革、创新、开放、法治、民生、生态、人才、军队、民族团结、两岸关系、思想道德、干部作风……数十个关键词,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以中国梦为引领,以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展现了新时期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与时俱进,标注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展刻度。

  关键词里,有胸怀全局的战略判断。2013年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接下来,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到深入论述“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办,再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研判经济形势,把握经济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创新了宏观调控思路,打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

  关键词里,有彰显定力的制度自信。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强调:“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两个毫不动摇”的阐述,为各类市场主体壮底气、固根基,激发了发展活力和增长潜能。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制度自信,而这并不意味自我满足、固步自封,它与制度创新并行,推动各方面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深化。“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一次次聆听激荡的变革之声,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堪称最响亮的音符。

  关键词里,有攻坚克难的政治品格。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内忧外患“两难”增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改革关头勇者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重大改革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创新”……纵览这5年的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为深化改革鼓劲加油。不畏难、不躲闪,既有勇气担当,更有战略谋划,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一系列不能碰、啃不了的“硬骨头”被砸开,新一轮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深刻改变着国家面貌,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关键词里,有民生为本的情怀牵挂。千千万万个微小梦想的实现,才能共同托举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共享发展的话题总是念兹在兹,分量很重。“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改善民生不是一时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要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同频共振,交汇为激昂的改革旋律。

  关键词里,有管党治党的驰而不息。时代大潮奔涌向前,执政考验永不结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毫不松劲、锲而不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三严三实”,为全体党员干部立下自律的标尺。“严”字当头、动真碰硬,完善制度,依规治党,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驱散了政治“雾霾”,净化了政治生态,锻造了领导核心,提升了治理能力,一个历经近百年风雨、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正以崭新姿态,勇立潮头,掌舵扬帆。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回顾5年的历史、照鉴更远的未来。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使命的宣示,也是坚定的承诺。

  转眼即将5年,虽是弹指一挥间,大国崛起始终步履铿锵。

  这5年,从“中国梦”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从不断完善治国理政顶层架构到着力突破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改革,从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主张……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的践诺、继续前行的意志、计利天下的格局、勇于担当的胸怀。

  这5年,我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尽管增速放缓,但仍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中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了30%左右的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动力源。且经济增长含金量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就业保持稳定,居民收入连年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更稳健,素质更高,在全球经济坐标系中尤为抢眼,引人关注。

  这5年,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成功制度范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标准,为中华民族塑造着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5年的实践和成就充分证明,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更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四个意识”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干劲,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一程,为人民事业立下新的功勋。(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李卓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表情】厉害了青城学生:6年手绘120幅公交车型图!
【表情】年底买母畜 开春接羔忙 牧区贫困户 受益扶贫羊
【表情】春日暖阳 放风筝去!
【定格】植树节,邀您播撒绿色!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奔跑吧,内蒙古!
•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有啥实招?
• 内蒙古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李纪恒布小林看望我区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记者
• 内蒙古公安厅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签订信息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 送孩子上学途中父女被撞身亡
• 内蒙古日报社与三大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