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正文   
阿拉善利用流动票箱打通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最后1公里”
内蒙古新闻网  17-04-03 20:5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从27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搜集推荐票

  ——内蒙古阿拉善利用流动票箱打通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最后1公里”

  “为了我的一张推荐票,党委工作人员冒着风雪开了3小时车,翻越茫茫沙漠行进200多公里,把流动票箱带到了我的跟前。”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工作人员,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胡树其嘎查守边牧民、党员嘎拉巴特尔十分感动,他郑重地将“阿拉善右旗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票”投入票箱。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足10人,浩瀚的沙漠和荒凉的戈壁横贯全境。在党的十九大代表候选人推荐提名工作中,阿拉善盟党委坚持从党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多民族多语言等边疆民族实际出发,通过流动票箱的方法多渠道抓推荐,使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工作覆盖了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此次代表推荐工作中,阿拉善盟共组织了几十个流动票箱推荐小组。推荐小组携带着票箱,通过开车,没有路时就通过步行的方式,从27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搜集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票。对于那些在偏僻地区工作和生活、不方便到集中投票点投递推荐票的党员,以及没有能力行动的老弱病残党员,“主动上门”的流动票箱让他们得以参与推荐。作为集中投票的补充,流动票箱有力地提高了工作第一线代表推荐的比例,更加注重从最基层推荐农牧民、工人中的先进模范人物。

  “白大爷,请您投票。”阿拉善盟今年85岁高龄、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入党的蒙古族党员白顺行动十分不便,推荐小组将红色带有镰刀锤头标志的流动票箱带到他的家中,并摆至茶几上方便其投票。“我都这么老了,地方党委还这么重视我的推荐意见,千方百计地保障我的选举权,我怎么能辜负党组织的信任?”老人认真填写完相关信息后,将推荐票投入票箱。记者了解到,为严肃选举纪律,流动票箱推荐小组成员由不同领域的干部、党员、农牧民群众组成,投票过程还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严防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

  “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是代表产生的第一环节,更是关键环节。推荐提名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决定着党内民主是否充分发挥,还决定着代表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阿拉善右旗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张斌忠介绍,阿拉善盟流动票箱这种结合地方特点而灵活开展的推荐方式,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率,更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是走群众路线的体现。由于流动票箱不断向最基层延伸,此次推荐上来的代表有旗、苏木乡镇、嘎查村各个层次,分布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其中,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数量有明显增加。

  记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各盟市已完成党的十九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组织考察工作正在进行。接下来,经过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大会选举三个阶段,内蒙古将于今年6月初选举产生40名党的十九大代表。(记者王靖)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用诗歌吟诵春天
【定格】夜查车辆近万 酒驾查出二十
青联委员送关爱 环卫工人心里暖
【定格】倡导文明祭祀,首府设置26个鲜花公祭点!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现场】烤肉酸奶涮火锅 边逛边吃乳博会
• 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争做文明交通小使者
• 【现场】清明寄哀思 大棚菊花派用场
• 艾丽华 张华任自治区副主席
• 【现场】农机牧机林果机 会展中心大展销
• 内蒙古交通厅副厅长严洪波接受组织审查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副市长贺福宝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