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井井通电惠民生春灌用水不再愁
内蒙古新闻网  17-04-12 07:5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日报  
 

  4月10日上午,经过蒙东赤峰敖汉旗供电公司新惠镇供电所员工的积极检修,小河子农业园区农户的春灌省时又省力。张振远摄

  随着电力工人合上电闸,一股清水喷涌而出。喀喇沁旗乃林镇北山根村二组的机井供电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村民陶志伟喜上眉梢,“这里的电杆、电线,还有变压器都是新换的,以后再也不用为浇地的事犯愁了!”自今年3月初开始,喀喇沁旗全面启动农村机井“井井通电”工程建设,这项农网改造升级的惠民工程,让百姓灌溉省钱、省力、省时还安全。

  过去,机电井灌溉多架设临时线路,春天架设,秋天收回,使用的多是木杆,线与线之间、线与地面之间安全距离不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线路较长,在农排高峰时节,多数存在低电压情况,机井电机烧损现象严重。

  村民若使用机井,除支付电费外,还要交给机井管理者一笔劳务费;村民若使用柴油机抽水浇灌,至少需要2个壮劳力。为了让农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投资200余万元、新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5.77千米、安装配电台区16台套、总容量1700千伏安,涉及机电井112眼,工程用电设施的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部由公司承担。

  “供电到井口、计量到井口、服务到井口”,“井井通电”工程切实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工程将配电控制箱固定在机井旁的一体化计量箱体内,里面装设了远程费控智能表、终端采集器、漏电保护开关和随机补偿电容器,保障了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井井通电”工程减少了中间加价环节,降低了电价。供电公司总经理王志强算了一笔账:每度电原来需要0.9元,现在只需0.6元。同时也实现了高效率,一亩地浇灌仅需一小时左右,一人即可完成。村民每亩地一年的浇灌费用比以前减少50—60元。

  “井井通电”工程采用“露天台架+地埋线”方式,变压器和配电箱安装在高2米高的露天台架上;低压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和低压电缆相结合的模式,低压铠装电缆铺设在田间地下1.2米深处。这种方式建设周期短,一个台架仅需1天即可完工;投入少,每个台架比配电房节省3.5万元;地埋线比架空线一公里节约3.2万元,占用土地面积少,在遇到大风、暴雨及恶劣天气时特别安全。“井井通电”的每个供电台区可为8—10眼机井供电,每个机井可浇灌50—70亩地。

  下一步,供电公司将推广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供电方式,并发放用电抢修服务卡,使“井井通电”真正普惠“三农”,服务民生。(牛志广)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赏花要文明
巴彦浩特至英雄会会场公路开工建设
热带水果在葛根庙安了家
【现场】耕地里挖出废旧炮弹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H5】送你一幅内蒙古“十骏图”
• 交通有多重要?李纪恒书记告诉你——
• 快讯:2017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召开
• 布小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
• 李纪恒:“七网”同建强基础 “七业”同兴促转型
• 马明突击检查呼和浩特火车站公安勤务工作
• 李纪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