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空巢青年”这个词突然间又火了起来。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父母不在身边,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朋友不是很多,独居,单身。据统计,目前超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至39岁)达2000万。
空巢生活不是只有一种颜色
李松林
当下,虽然“空巢青年”和单身青年、独居青年之间有不小的概念重合,但青年“空巢”这一社会现象却真实存在。有人说,“空巢青年”没必要撒娇和索宠,搞得这个世界都欠着“空巢青年”似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从世界范围来看,在任何国家的大城市,青年单身和独居都是普遍现象。而在城市化进程和流动社会的背景下,青年在成家立业之前,“空巢”似乎也是必经的路程,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社会在讨论“空巢青年”话题时,应该防止“蜻蜓点水”,要在讨论中看到问题,凝聚共识,而不只是对“空巢青年”进行悲情化或者理想化的叙事。要看到,所谓“空巢青年”的撒娇也好,索宠也罢,并不全是无病呻吟,这背后存在某些真实的生活难题。关注“空巢青年”的同时,更应该聚焦群体背后的社会硬软件状况。比如,城市的住房供给与居住条件、企业文化的丰富建设、创业置业的公平竞争机制、社会保障等层面,是否还有可进步的空间。
总之,“空巢”的生活本不只有一种颜色,“空巢青年”也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那般娇气。当我们谈论“空巢青年”面临的凄凉、压力和困惑时,要鼓励个体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主动走出“孤岛”,同时也应该在社会环境层面为他们的奋斗创造更好的土壤。这样,才是一种对“空巢青年”群体更负责的关注姿态。(据中国青年网)
为之创造更多可能
然玉
“空巢青年”一词早已有之,尤其近些年来,每每在伤春悲秋的敏感节点,其总是会被众人拿来唏嘘感叹一番。事实上,那些独居的年轻人,不仅丝毫不排斥被贴上如此悲凉的标签,反倒很是乐于将自己主动归入这一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巢青年”似乎更应该理解为是青年群体自我归纳、自我炒热的“概念”。对此,有些人就说了,年轻人“空巢”状态很正常,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诸如此类的判断当然也不无道理,可是倘若仅仅只是将“空巢青年”之说归结为是年轻人的自怨自艾,或许显得有些傲慢自负了。必须承认,“空巢青年”现象的确是一种社会问题,只不过其性质和程度还存在疑问罢了。
“空巢青年”现象,其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大致有两点,即“单身”问题和“独居”问题。关于前者,已经有一系列成熟的研究;而对于后者,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年轻人“独居”并不只是意味着“一个人居住”,更意味着社交关系的断裂、情感纽带的萎缩。现实中,许多“独居青年”没朋友、很少与人打交道。
“空巢青年”是一个社会群体,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群人承受着“空巢”的后果,却总是回避“空巢”的原因。而如何创造更多的互动场景,让独居青年更多参与到社会的运转中来,这无疑已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据光明网)
自怨自艾不如活出精彩
陈小二
“空巢青年”的出现,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人在享受独立、自由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空巢”这种现代文明的副产品。但是,一个人生活,完全没必要搞得自怨自艾,很多“空巢”者还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当然,“空巢青年”也不会一直空巢下去。但是,社会的压力却往往不给“空巢青年”喘息的空间,每逢过年,都会上演逼婚的戏码,也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空巢青年”。所以,有时候“空巢青年”们的自怨自艾,除了个人内心“软弱”之外,也往往能找到社会根源。说白了,是诸多传统社会的观念与生活方式,让很多“空巢青年”自我加压,无法正视一个人的生活。
这是现实摆在诸多“空巢青年”面前的难题。无疑,对“空巢青年”而言,反击社会偏见,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工作,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并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此外,还要有一颗强大而勇敢的心,多读书,补充自己的头脑;走出家门,多结交朋友;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绪就不会那么敏感。
事实上,在“空巢”的这段时间,与其在埋怨中浪费自己的生命,不如以更加积极的状态生活,你或许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现实也可能会回报你一个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据人民网)
e针见血
@从不低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空巢”的大现实里,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鼓励,其实更为重要。相比“空巢”,一个人生活和理想的“空心”更可怕。
@天空和是空: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导向、硬件设施投入和人文氛围营造上给予了青年群体不少关爱,但要让“空巢青年”走出迷茫与无助,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其以自信、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
@太阳花:“空巢青年”也有生活上的困难,也需要社会的关爱。我们既不要过度渲染“空巢青年”生活的悲情色彩,也不能让这一群体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