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停暖,请关闭您家里的散热器控制阀和地暖分水器控制阀,以便对散热器和地暖管满水保养。”4月15日,包头市2016至2017年度采暖期正式结束,因为正值周末,很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记者了解到,2016至2017年度采暖期新增供热面积789万平方米,全市主城区供热总面积达到9087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为879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为96.8%。热电联产面积为8419万平方米,热电联产比重为95.8%。
运行管理迈上新台阶
全市热源供热能力达到9960万平方米,大型备用热源阿东热源厂和青山热源厂完成“煤改气”改造并成功试运行;投资29381万元实施了友谊大街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昆河东路热网工程、工业路及新站北路供热主干线建设等26.9公里供热管网建设,城市主管网总长达到865公里。
运行期间,全市供热单位、热源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运行,根据天气变化,提前部署供热工作,尖寒期提高供热参数,保证供热质量;供热故障有所下降,热电厂、供热设备和管网等均未出现大规模故障或大面积停供情况;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安全保障体系,针对不同供热突发事故进行演练,供热行业未发生安全事故;开展“供热服务管理年”活动,供热服务迈上新台阶,市政府及主管部门接到用热投诉较去年相比降低20%,所有投诉件均已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率有所提高。
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市热力总公司开展了“供热管理服务年”活动,向广大热用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了用户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用户在供热质量、供热服务、业务办理方面都能感受到供热服务的提升。
供热效果明显提高
本采暖期,在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各热源单位积极配合,整体供热情况比较理想,热源比较充沛。青山热源厂、阿东热源厂完成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改造后,分别进行了多次点火试运行,运行过程中供热面积切换顺畅,燃气锅炉达到设计要求。在极端天气、热源故障等情况下,两备用热源可充分发挥其升温快、稳定性高的优势,保证包头市民温暖过冬。本采暖期,市热力总公司辖区范围共发生一次网泄漏故障11次,较上采暖期事故率下降了69%,且全部在48小时内完成抢修。
热源充沛、管网维护得力,给市民的直接感受就是供热效果的改善。从市热力总公司用户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来看,客服热线累计接听用户来电26612件,向分公司派发服务工单2157件,工单完成率100%,室温合格率达到99.48%。相对上个采暖期,派发服务工单数减少673件,室温合格率提升了3.48%。
针对存在的供热问题,相关供热单位在供热前期采取改造供热系统、供热联网等工作措施进行整改,从今冬的供热效果来看,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如东河区时代天骄、福地苑小区;昆区供销社住宅楼;滨河新区胜源新城小区等。
供热监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可对各热源及热力站供热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实时查看运行数据和突发情况,快速处置用户投诉。通过一个采暖期的平稳运行,平台监管精准、高效;建立约谈制度,组织供热单位开展供热协调会等,约谈存在问题的供热单位主要领导责成相关单位立即解决;对全市供热单位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实行按等级管理。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推进全市供热热源联网,促进供热管网智能化,继续强化供热服务和监管,积极备战下一个采暖期。
夏季检修打基础
平稳停运后,各供热单位随即进入检修期,重点改造工程为今后市区供热夯实基础。
在综合考虑气象等综合因素后,市热力总公司制定了停暖方案,各项操作由调度中心统一指挥。4月15日24:00开始,各热源停运,停止向大网供热,随后各热源依次停止循环泵运行。381座热力站按照调度指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同时,相关人员、机具提前准备就绪,做好人员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停暖工作平稳有序。
停暖后,除涉及干线改造、检修等特殊情况的,其余供热干线、热力站系统将进行带压湿保护,为有效延长用户室内供热设施的使用寿命,保障供热运行的安全稳定,市热力总公司同样会对用户家中管道、散热器进行带压湿保护。市民只要在管网充水状态下关闭供回水阀或分水器控制阀,就可完成家中供热设施的湿保护操作。
要保障下个采暖期平稳供热,对供热设施的维护改造是必不可少的。采暖期未结束前,各热力站已经对具备条件的供热设备进行保养维护。2017年检修期,市热力总公司计划投入1332万元,对119个项目实施大修改造,确保重点设备的运行状态。
即将动工的110国道道路改造及综合管廊建设、环城北线集中供热保障调控工程,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重点献礼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依托包铝自备电厂热源,可为我市提供1600万平方米的供热规模,对我市集中供热具有重要的调控保障作用。市热力总公司将全力配合市建委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工。记者郝晨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