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宁城县整合“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入股到企业或合作社中,给贫困户分红的同时,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到相关的产业中,加快了脱贫致富的速度。
眼下在大明镇二肯西村,所有贫困户的旋耕、整地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贫困户不但免费接受整地,还有入股分红,这要缘于村里利用“三到村三到户”资金组建的农机合作社。
“媳妇生病去世,哪也去不了,在家照看孩子。为了还清她生病时欠下的10多万元外债,在这个农机合作社开拖拉机,收入挺好的,我觉得挺知足。”大明镇二肯西村贫困户韩俊林一边开车旋地一边说。韩俊林开的车是合作社的,合作社花钱给他考了驾照,现在一天能赚100多元,春秋两季下来,能赚1万多元。
大明镇二肯西村有贫困户27户,通过整合近三年的“三到村三到户”资金100多万元,入股村里的农机合作社,贫困户每年都可以分到不低于股金12%的红利,去年每个贫困户分了700元钱。并且贫困户家里的地从种到收都是由合作社免费作业,一亩地可以省下近200元钱,合作社用工也是优先选择贫困户。
“关键是给贫困户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这部分人找到一个就业平台,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随着合作社的壮大,可以加大力度救助。”大明镇二肯西村党支部书记马腾才说。
受益于整合“三到村三到户”资金的,还有格日勒图村的贫困户马国新,村里把40多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一家种植合作社后,马国新从合作社花19万元买了2个大棚,这些钱全部是由合作社做抵押给贷的款。
“扶贫资金如果分配到我们各户,一个人是两千来块钱,干不成什么大事,入到合作社里,跟着合作社干,最慢三年也能脱贫。”去年10月份,马国新栽下第一茬柿子,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马国新算了一笔账,按照正常年景,1个大棚纯收入是6万元左右,一年半后投入的成本就能收回来。“扶贫资金注入我的合作社,一方面能减轻我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带动贫困户买棚、租棚,或者是干活,能把我的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宁城县天地福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文龙说。
宁城县在脱贫攻坚中,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整合“三到村三到户”资金,对1841户贫困户5525人实施了入股分红扶持措施。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对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他们持续稳定的收益问题。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入股分红模式中通过全程参与产业链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咱们这个资金整合后,相当于一台大马力的发动机引擎,把贫困户与大企业、合作社捆绑起来,解决贫困户个体抵抗市场风险弱的弊端,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宁城县扶贫办副主任朱海峰说。(记者 王咏梅 通讯员 李彦会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