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是老呼市人无法忘怀的一段集体记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穿衣问题,国家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一座新中国自己的毛纺织工业基地。随着内蒙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毛纺厂等工厂的相继成立,一支一万多人组成的毛纺大军,开启了计划经济时代辉煌的建设篇章。在那个时代,他们肩负着历史使命,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供给,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随着市场的冲击,曾经盛极一时的毛纺工业最终走向没落,退出历史的舞台。如今,内蒙古的第一批毛纺工人年龄都已经是七八十岁了,他们留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干劲儿,仍然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老工人的情怀
摄影家任志明正在写一篇名为《国家记忆·毛纺工人60年纪实》的博文,准备在今年的五一期间发布,内容是内蒙古毛纺工人走过的60年风雨历程。在这篇博文里,任志明插入了大量老照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府毛纺企业的筹建到九十年代陆续倒闭,以及之后毛纺工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录着内蒙古毛纺工业发展和毛纺工人生活的大部分回忆。
任志明的另一个身份是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职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任志明从山西老家来到内蒙古,成为了刚刚建立的第一毛纺厂最早一批工人。由于爱好美术和摄影,任志明拍摄了大量关于毛纺企业和毛纺工人的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成为了淡出历史舞台的首府毛纺工业最后的见证。
从任志明位于山丹楼的工作室望去,眼前一条繁华的大街就是鄂尔多斯大街。以前,这条街名叫诺和木勒大街,蒙语意为纺织大街。这条大街两侧,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经是首府乃至全区最繁华的地方。几家大型的毛纺企业和数万毛纺工人就聚集在此。源源不断的毛纺产品就是从这里销往国内甚至世界各地。
奉献一生的毛纺职工
厂房建成的同时,一支由12000名蒙古、汉、回、满、藏、达斡尔等民族的工人组成的毛纺大军汇集在首府,朝气蓬勃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当年,工人们的顺口溜是:“早迎太阳晚接星,黄昏琢磨到天明,众人拧成一股劲,个个都是穆桂英”。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三八红旗手长毛绒修补工人党茂珍的名言是“抬头误三针”,这名普通的毛纺女工低头工作了一辈子,创造了当时的生产记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级劳模细纱挡车工吕艳生,是3个孩子的妈妈,然而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她连续坚持30年没有迟到过一分钟。在那个火热的建设年代,许许多多的工人像党茂珍和吕艳生一样,创造了30多年没有节假日,30多年没有迟到和旷工的记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毛纺工业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市场管理混乱,不法商贩盛行,滋生出不少非法个体私营厂,他们盗用毛纺名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形成羊毛大战,给国企造成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照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关于首府毛纺工业战略调整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毛纺企业实施破产重组。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破产、兼并、收购、重组、承包、租赁已经大势所趋。
1997年12月10日,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被呼和浩特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破产。1998年之后,诺和木勒大街的大中型国有毛纺织企业相继破产。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被金宇集团兼并;第二毛纺厂被民族集团兼并;第三毛纺厂被中服集团兼并;第四毛纺厂被铁骑集团兼并……毛纺工人们面临着退休、退职、分流、买断、下岗。
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呼市人,对毛纺工业在首府举足轻重的影响拥有着集体的记忆。围绕着原来的诺和木勒大街,是数量庞大的毛纺职工及其家属的聚集区。计划经济时代,这是个令人羡慕的群体——他们拥有骄人身份,有组织有秩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系。那个时代,他们生产的毛纺产品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在市场经济的冲刷下,曾经辉煌的毛纺工业逐渐没落,工厂倒闭、工人下岗,整条街上毛纺工人摆摊卖毛线的场景,也曾是这个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毛纺工业的兴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是年轻的共和国面临的首要责任。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尤其是穿衣问题,国家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一座新中国自己的毛纺织工业基地。
1956年3月8日,内蒙古第一毛纺厂破土动工。1957年秋,雄伟的锯齿形厂房、烟囱、水塔、在呼和浩特南郊的一片旷野上拔地而起。经过两年的筹建,1958年元旦,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正式投产。随后,第二、第三、第五、第六毛纺织厂以及毛条总厂、纺机厂等毛纺企业先后在这片土地上落成,逐渐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现代化毛纺织工业基地。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毛纺工业可谓盛极一时。据记载,内蒙古第一毛纺厂纱锭数最高达到8000锭,第二毛纺厂则是万锭以上的大厂,第三毛纺厂的纱锭也曾达到5000多锭。其中,内蒙古第一毛纺厂从建厂时年利税1200万元,到鼎盛时期年利税上升到8000万元,是首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58年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陆定一、习仲勋、李瑞环、李鹏等曾先后到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视察指导工作。
计划经济时代,首府毛纺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内蒙古第一毛纺厂生产的群羊牌毛线是全国知名的品牌,山丹毛线也是畅销全国的明星产品。群羊牌长毛绒产品,国人称其为“栽绒”。它和毛线一样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用作棉袄、大衣的里衬以及领子,它是解放军战士军装军帽的最好原料。长毛绒产品除了供应国内,还出口到前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国。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群羊牌沙发绒成了人民大会堂客厅沙发的首选原料。内蒙古第二毛纺厂生产的华达呢、第四毛纺厂生产的提花毛毯也都是市场上的紧俏货。当时,首府的毛纺产品有十几个类别,上千个花色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
群羊精神永存
2000年,内蒙古第一毛纺厂厂门被拆除,铭刻着曾经辉煌的群羊雕像被推倒了。老职工们不忍心,将雕像运到了毛纺职工家属小区山丹小区,放置在小区内的花坛里。1958年,为了出口需求,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设计了自己第一个商标——群羊商标。1988年,毛纺厂制作了群羊雕像安置于厂区内,这3只羊的雕像就此成为了内蒙古第一毛纺厂最显著的标志。毛纺职工忘我工作,一心奉献的精神被形象地称为“群羊精神”。工人们觉得,厂子没了,大家的精气神儿不能没。
2016年春节前,老职工们为群羊雕像立了一块碑,介绍曾经的群羊精神。立碑的那一天,几十名毛纺老职工穿上特别制作的毛纺女工的白色工作服,敲锣打鼓来庆贺,很多人热泪盈眶。如今,鄂尔多斯大街上已经难寻毛纺工业的痕迹,旧的毛纺职工家属区平房也都拆迁了。毛纺工人们都已经相继老去。在山丹小区的一处车棚里,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工人们还常常相聚,自娱自乐、互帮互助。(记者查娜 摄影 任志明)